突然间,发现无聊的火车不再讨厌,而且变得非常亲切,因为它让我忆起了圣母妈妈的诸多恩典。丢下乘车的疲惫,遥望雄伟的佘山圣母大殿已使我兴奋不已,因为这里的一切是那么熟悉,处处洋溢着圣母慈爱的气息。
此时,徐光启忽忆前梦,始惊疑,以告罗子,亦受天主默启,因具讲圣教之理。公听之至暮无倦志。罗神父送给他《天主教要》与《天主实义》,他于邸中读之,达旦不寐,遂立志受教。
其实略忆“耗散结构理论(《信德》98年6月1日)就可豁然开朗了。那么这个超人工之力,我们该怎样欢呼它呢?就此,前述消化道内发生一连串奇迹,其奥秘所在,也就不言而喻了。
作为后人,应怀着感恩之心,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信仰生活,继承先辈们的遗志,敢于担当和奉献,为教会献上一份力。
我们的目的是重温这个文件,并向人们指出,现在提出在教会内特别是神父们中间,明了道德、灵修和宗教的巨大价值是多么必要,这是先辈已经开启、以后由教会所完善的工作,从而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看一看我们农村教会的先辈们是怎样奉教的:“为什么奉教,为了铜钱两吊”、“为什么奉教,因为我们的肚子能吃饱”。基于生命的延续或其他愿望,我们的先辈领洗入教了,得到主的爱,得到了平安、喜乐。
教会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我们的先辈和传教士将信仰带到了新加坡。我们永远感谢耶稣圣婴修女会、撒勒爵会会士、圣嘉俾厄尔基督信仰教育修士会、嘉诺撒仁爱会和圣母玛利亚方济各会传教士们为穷人提供教育和社会服务。
怀着感恩的心我们离开教堂后又参观了徐光启墓园,缅怀这位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扬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
今谨与这位朋友一起,纪念两位前辈,以及无数热心淳朴的基督徒先辈们——其中很多人的后代可能无法用笔表达出同样宝贵的信仰遗产和精神财富。
罗伯鲁的出生地虽然在今天的法国,但他作为弗兰德人仍是某些比利时人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