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会主席、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部长图尔克森(PeterK.A.Turkson)枢机、该部会秘书长杜菲(BrunoMarieDuffé)蒙席、意大利主教团爱德救助第三世界委员会代表团,以及其他教会组织代表均出席了会议
迪亚斯神父引述教宗在最近一篇讲道的内容说:「每名领洗的小孩从他们的圣名中获得天主子女的特质,这是圣神引领人们在教会得到新生再明显不过的记号。圣名是一个持久的象征,是小孩漫长人生宗教信仰旅程的开端。」
天主是我们的救助和力量,是患难中最易寻到的保障。(咏46:1)是的,天主是爱,他无时不刻地爱着我,救助着我,而好妻子,就是他赐给我的最好的救助和力量。感谢天主,赞美天主!
望德不是乐观主义,而是望德是热切地等待天主子女的显扬。教宗方济各10月29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讲道中如此表示。
鉴于当今社会许多人对婚姻价值产生疑问,甚至公教家庭也面临着同样的巨大挑战,怎样才能强化家庭间夫妇和父母子女的关系、发展以信仰为根基的健康和有活力的家庭团体变得迫在眉睫。
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子女都很孝敬,母亲说什么就像发圣旨,没有一个不听的。母亲宽宏大量,不作计较,不得罪人,与世无争,认吃亏,不争吵,一生温和、善良、诚实、宽厚。
我们想想,父母们为使子女们好好成长,并为将来给他们留下某些东西而辛劳一生。当这个信息被理解了,子女们感恩,并且他们兄弟姐妹之间也彼此关怀,这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对于他人的相帮、救助等,我们总会千方百计设法还报,那么,对于天主耶稣的无穷大恩、无限大爱我们又该如何还报?恐怕有太多的人对此总是不思不想,就像教宗所批评的那样:许多领了洗的人,活得仿佛天主不存在一样!
1849年5——6月江南地区遇到了百年未见的水灾,上海的浦东和松江地区水灾特别严重,成千上万的人需要救助。主教带头每两天给四、五千难民供应救济粮,迫使建堂工程中断了几个月。
关于安龙县的教会史,我们找到的资料显示:1885年(清同治十一年)前后,郭德祺神父在安龙县城建起了一座大圣堂及教会办公大楼、男宿舍、学校、童贞院、女学堂、修女宿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