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凤修女是个心地善良、非常有爱心的修女,同会刘甘弟达修女忆起她生前就有死后捐献器官的愿望,刘修女非常纠结,经过真诚的祈祷和仔细的分辨后,她才决定把邓修女的愿望告诉处于极度悲痛中的修会和邓修女家人。
约伯的遭遇也正是同基督一起受苦的预像,基督在天主面前恢复了我们众人尊贵的形象,并向我们展示了一条即使在最深沉的黑暗中也决不丧失信赖天主的路。约伯书也会帮助我们理解各种不同的试探。
她留给同会姐妹的主要遗产是要她们以热情真诚照顾病患的身心灵,一如耶稣所渴望的那样。1994年10月16日,若望保禄二世教宗将她册封为真福。
教宗说道:“发独身的贞节愿并非献给个人主义或过一种独居的生活,而是隆重地承诺完全和毫无保留地为天国服务,同天主建立密切的关系,并视这个关系为恩典。这种方式使他们自己成为希望的男男女女。”
每天,他用半天的时间同耶稣在一起,祈祷、朝拜圣体;再用半天的时间去传教。这位神父的传教方式很简单,也很原始。他经常到住宅区,挨户敲门,宣讲基督。
教宗去了这个国家的天主教团体的心脏,华盛顿的总主教威尔在弥撒开始前向教宗介绍了这个由多民族和多元文化组成的天主教会团体,信友中有来自拉丁美洲、亚洲、中东和非洲的人民,却也同创立这个团体的原籍欧洲的首批神父们牵着从不间断的一根线
伽大利纳修女的同会姊妹们都认为那部作品仅属个人的灵修著作,故无人问津。就这样过了大约50年,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期,一位与伽大利纳同会的法国修女看了该书后,便决定去土耳其寻找书中所提及的那所房子。
这发生在381年君士坦丁堡大公会议上,该公会议用我们今天仍在信经中重复的著名话语明确阐述了圣神的天主性:“我相信圣神,祂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由圣父和圣子共发,他与圣父和圣子同受钦崇同享光荣,他曾借先知们发言
肯定有人告诉他我同当时的德斯库(Deskur)蒙席有多年友谊,这位蒙席健康情况严重恶化,住进杰梅利综合医院。若望保禄二世走到我面前,一手放在我的肩上,向我询问他这位老朋友的消息。
斯特里特认为当代的教徒并不非常擅长将文学虚构同历史真实区别开来。当代人对历史的理解与2000年前当然可能有非常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