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为父母,为爱人洗脚,因爱的行为是为主作证。耶稣为爱我们付出了一切,日夜在圣龛中等候每个孩子,难道我们不能献出点时间陪陪耶稣?
藉着圣经的学习,使教友们懂得该如何以圣经来规范自己的思言行为,指导自己的家庭生活,并在家庭中活出圣经的精神,那就是爱!
整个朝圣和拜苦路的过程,自始至终都要深刻默想耶稣的苦难和救赎,并激起自己对罪的憎恨,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将荣主救灵、尽力福传放在生活首位,且该持之以恒的坚持。
威能属于天主;我主,慈爱也非你莫属,因你按照各人的行为,予各人以报酬。(咏62:13)
这一年,各地神长教友慷慨奉献,笃行仁爱,践行信仰;全国及地方教会联手进德公益,将爱心送至中外灾区;基层教会爱心小组不断涌现,居家探访、慰问,救济弱小者成为日常的慈善行为;从街头桥洞到麻风村落,穿梭于贫苦病患间的身影更为频繁
有弟兄说:上帝会按照那个人生前的行为审判,但是谁又能保证自己时刻良善呢,上帝的标准那么高。所以,生前没信主的人很可怜,估计都在地狱。
耶稣的比喻以拉匝禄为实例,来表达爱的行为是天主赏报的依据。从理论上说,富贵本来不是罪,贫穷也不一定是善、是福。
除了特殊情况外,大多数人都要当父母的,我曾在教会书籍中看到四句话,觉得很有道理,现赠送给天下当父母的,即:儿女的心灵纯洁,操在父母手中;儿女的经言要理出在父母口中;父母的思言行为,映在儿女眼中;父母的信德生活
然后,神父会给你补赎,有些神父会有特定的补赎(如五遍《天主经》、三遍《圣母经》),或会给予一些针对你所犯的罪、有助你灵魂的补赎(如诵念某些经文、或作一些爱德行为等)。
由于历史上一些传教士不怎么光彩的行为,使得“传教士”这个术语是敏感的,似乎我们很难去做出这样的评价。但是相对来说,至少我们现在发现有两种不好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