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我们的帮助无声无息,春风化雨,让我们的给予脉脉流淌,源自内心。能够付出一种不张扬、不炫耀的真正的关爱,既是品格,又是修养。2、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
系列照片请见http://tuku.news.china.com/history/html/2006-09-04/14124.htm进入民国时期,受到西方先进教育的部分中国精英认为,麻风在中国的流行反映了中国在政治与社会上的落后与无能,象征了民族
一袭厚重的黑衣掩盖了身躯一束纱巾遮掩了短洁的秀发胸前沉重的十字架诠释了她的身份朴实的脸庞带着那份执着粗糙的双手握着那已破旧的念珠因着那份感动我懂得了这就是奉献圣堂里动
掰指算来,与老主教相识整整十年,期间虽然只有过两次单独的会面,但老主教的音容笑貌却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这时候老教友站起来说话了,青年人以后机会多得很,这次机会应该让给我们老教友。如此一来,在朝圣人员中,65岁至90岁的教友占了近三分之二,这给组团带队平添了几多担忧。长途旅行,这些老人们能否撑得住呢?
去参加避静是缘于看到修女分享的通知,对于灵修陪伴与心理学相结合的心灵辅导早有兴趣,蒙主恩佑得以成行。
2011年李神父调入大李堂口,这是一个老堂口,教友们热心,热情也比较高,什么事情都顺理成章,但是也有个别教友在遵守教规方面欠缺,比如:四旬期给孩子办婚事、给孙子办喜宴,明知道有违教会的礼仪精神和规定,但不跟神父商量
清晨五点多,主办者万金圣母圣殿数十位主教干部,在主任司铎卢怀信神父、方秋静修女和传协会潘主席带领数下,前往第一站玫瑰圣母圣殿,刘振忠总主教首先主持祝圣十字架礼,随及按行程从上午七点到下午五点,以十小时路程分十站接力徒步
今天“信德”在处理来自全国的教友的信件时,发现有一封是上海姚景星老神父寄来信德图书的书单,信封上邮戳显示的时间是8月5日,老神父去世的前一天。
由察右前旗官村天主堂教管会、爱心组负责的教友组织的慰问团,在本堂王启、李贵冰神父的率领下,带着天主的恩佑、带着主爱的温暖,带着教友们爱心捐赠的慰问品,前来土贵乌拉敬老院看望慰问居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送来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