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开始是老教友比较多,然后吸引中年人,最后是中年人觉得好再让其子女来参加,所以学员的年龄构成20-30岁的教友占三分之一,40-50岁的中年人占三分之一,而青年人也越来越多。
当我们每一个人来到修院之始,便以一种更亲密、更单纯、更完全的生活方式积极的活出天主子女的生命;基督的邀请,是我们唯一而不变的追求。
各位年轻人,不论是有病或健康的,我再次邀请你们建造爱与团结的桥梁,让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孤单,而是接近天主,并成为天主子女大家庭中的一员(参阅2006年11月5日公开接见致词)。
换句话说,耶稣的孩子们——正像基督信仰给我们展示的那样——所受的启示并不在于耶稣与其他人不可逾越的区别,而是要告诉我们,在他内所有人都被召叫成为唯一天父的子女
他破除因循,推广种痘,命先给自己子女及宫中女子种痘,还给蒙古49旗及喀尔喀蒙古部民种痘,这就使千万人因种痘而免去患天花死亡或不死而留下麻子的悲剧。
(这象征着人在“边际境遇”时,我们的在天慈父正召唤他的子女进入他永生的怀抱)。这时,如果他(她)完全信赖自己的父亲决不会欺骗自己,而按照父亲的话立刻行动起来,就会平安地得以逃生。
主耶稣,你没有为自己所遇到的一切自哀,你却为天主子女因背离天主的爱所遭受的痛苦而悲伤。因为你明白自己受苦的原因所在,而作为罪人的我们,却不明白没有你的帮助,将会怎样的凄惨。
处在这三种状态中的教会子女,不但没有因为死亡的介入,而断绝他们之间的结合,相反地,他们彼此间在精神益处上的共融通功变得更稳固。
当我们施舍他人时,就参与了天主对祂每一个子女的眷顾。如果今天天主藉着我帮助了某人,明日祂岂不是也会照顾我自己的需要?因为没有一个人比天主来得大方慷慨。
他时常教导我们要处理好自己的家庭关系,教育好自己的子女,把我们的信德之光一代代传承下去。在08年春最后一次家庭弥撒讲道理中,他更是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们要善渡人生的这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