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人真的有灵魂吗?
2008-07-04

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一位留学生在欧洲,看到同学中大部分人信仰天主,感到惊奇,就问一位名叫玛丽的女同学,为什么信天主,玛丽说自己的祖父母都信天主,她从小就信,我国的这位留学生认为玛丽信天主是受家庭影响

屡显奇迹,隐修典范:夏贝尔神父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2025-06-06

这位女士在20世纪90年代患上了严重的中风,后来在圣夏贝尔的代祷下,她奇迹般地康复了。她通过亲身见证,告诉人们信仰支撑着她克服困难迈向新生。

在“教会礼仪与本地化论坛”开幕式上的欢迎辞
2011-11-17

一、中国内地教会用20年时间培育了一批礼仪学人才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天主教会开始重视培养礼仪人才。

缅怀恩师安近涛神父
2017-01-10

贞洁方面:20世纪70年代末,农村复兴教育,老师稀缺,那时还未晋铎的安神父被推荐为老师。赖着这份工作,他可以成家立业,幸福地过后半生,可他对世间的荣华富贵并不感兴趣,一心想着教会和天国。

深切怀念章开沅教授
2021-05-31

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在20世纪,除此以外,冷战以后,局部战争还是持续不断。科技本来是个好东西,科技为人类带来很大的富足,但是也给人类带来很大的灾害,最重要的是,科技掌握在谁的手里?用什么目的来使用科技?

读《近代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感言
2014-04-04

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术界对天主教的研究渐趋活跃。发表和出版了大批论著。

廿四顷地天主教堂的钟声
2014-06-11

20世纪初期,廿四顷地的教务发展迅猛。作为蒙古教区的西部重镇,它起着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将教义向周边各地扩散开来。廿四顷地天主教堂气势雄伟,建筑群高大壮美,教友人数庞大,享有盛誉。

白岩松:寻找信仰是中国最大的命题
2015-01-19

20世纪80年代有人提出信仰危机,不过白岩松谈到,信仰危机指的是对内心的挑战,而现在我们真的要寻找属于中国人的信仰,它不一定是宗教,但应该是把中国人被摧毁掉的信仰链条重新接上。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④另一方面,伊斯兰与西方的冲突,其根源一开始就被设定为是宗教文化的差异:造成这一发展中的冲突模式的原因,不在于诸如12世纪的基督教狂热(指的是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和20世纪的穆斯林原教旨主义这些暂时的现象

读《近代河北乡村天主教会研究》有感
2014-06-13

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术界对天主教的研究渐趋活跃。发表和出版了大批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