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90:10)朋友,训道者说:“虚而又虚,万事皆虚。”(训1:2)这个世界终将成为虚无,然而灵魂是天主的肖像,且永不消失,若为了现实,而培上了它,实在得不偿失!
精神病学家费许(J.T.Fisher)和霍利(L.S.Hawley)两人合著了一本有关耶稣道德的书,《失去的纽扣》(AFewButtonsMissing),他们对登山宝训的说法如下:如果你把过去所有优秀的心理学家
2.我们所提的《德训篇》,并不广为人知,然而它的主题丰富,特别是有关人与天主和人与世界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
读经一恭读训道篇1:2;2:21-23这段经文揭示了圣经智慧文学的核心——对人生短暂与虚无的深刻省思,旨在引导人超越尘世,寻求天主。训道篇1:2:「虚而又虚,虚而又虚,万事皆虚。」
在罗马经过5个月研讨,获得教宗亚历山大七世及传信部枢机团赞同,对中国礼仪问题发布一有利的训谕。1657年,他从里斯本乘船返华。顺治帝由汤若望处获悉卫匡国已抵广州,颁谕准其进入中国。
思言行为遵主训,祈祷传教爱更深。任劳任怨任病困,尽责尽职尽本分。隐居修院默无闻,小事映显大精神。效法圣婴修谦逊,善情善愿如火焚。翕合主旨心阔远,愿赴天涯传福音。神婴小路播德馨,克己牺牲报主恩。
由耶稣的训谕我们则不难看出,宣讲天主的国与治好病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在一九七一年《共融与发展》牧民训谕中,形容耶稣是传达爱的信息的典范“Christastheperfectcommunicator”,祂召唤我们把福音传播给他人,要求我们善用传播工具福传及发展人类社会,促进公义和平
(杨晓健陈卫锋)武汉教区训蒙会修女避静愿湖北省武汉教区训蒙会的全体修女们于9月28日进行了一个星期的避静,并在10月4日由90高龄的郑神父主祭弥撒中发愿。(王绍佑)
9:30在主教府耶稣圣心教堂隆重举行;大礼弥撒由杨永强主教主祭,东营堂区付本堂姜秀光神父和博兴堂区董杨天主堂姜义元神父襄礼,来自于教区的周村堂区本堂张志先神父,张店堂区本堂王玉同神父,阳信堂区本堂李玉训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