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是厚厚的大理石墙体,内部为木架结构,并有筒形的拱券顶;教堂前部由祭台、祭房、厢房组成,呈拉丁十字形,窗户以彩色玻璃装饰,实为罗马式与哥特式的混合体建筑。
北京西什库天主堂——是清康熙帝赐地赏银修筑的在世界上风格独一无二的教堂,是北京教区最大、最漂亮的教堂,具有中国皇家园林的特点,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哥特式教堂。
旅行圣母堂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圣殿。堂中的座椅有别具一格的特色,它很像国内的红木家具,四排跪凳摆放的整齐有序。十二根石柱支撑着圆拱形的顶棚,代表着旧约中天主选民的十二支派。
教堂是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教堂,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使用面积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800余人参礼。大家抑制不住兴奋之情,一边啧啧赞叹,一边争相拍照。
洪家楼教堂的大钟在重新启用之前,设计人员给记者发来了4种方案,方案中的4个表盘都较为肃穆典雅,与教堂的哥特式风格相得益彰。
教会从开创时期起,给每个时代都留下了不同样式的圣堂,有巴西利卡式、罗马式、哥特式、古典式、巴洛克式……巴洛克圣堂是其中最豪华壮丽、金碧辉煌的样式。
村里的天主堂并不是俊美挺拔的哥特式尖顶,只是几间矮墩墩的灰砖房,淳朴得如乡亲们一样。教堂是教友们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盖起来的,当时只有10岁的张志恒和其他孩子们也在工地上给爹娘打下手,一趟趟地搬砖。
在教堂上的建筑元素,每个环节都有深刻的宗教、时代、民族、文化、地域内涵:教堂正面是当时最新颖的立体式立面,背面是传统的哥特式转角,屋面是中国古式的宫廷琉璃瓦,窗户是欧式的宫殿型制,内部是仿巴洛克式的结构
始建于1872年,名圣母七苦堂,建筑面积4380平方米,具哥特式风貌。1876年起为主教常驻堂,增建主教公署、藏经楼等,1887年添建钟楼。1963年停止宗教活动。
走进院落,一座古朴而典雅的天主教堂赫然而立,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虽不是富丽堂皇,但也显得很有气派。高高耸起的钟楼,细细的窗棂,说不出的庄严与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