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肋米亚先知书》说:听!在辣玛有叹息声,酸辛哭泣;辣黑耳悲悼自己的儿子,不愿受安慰,因为他们已不存在了!(耶31:15)圣史玛窦也引述了这段话(玛2:16-18)。
母亲潘杏英,圣名玛利亚,去年的这个时候,离开了寄居70年的人世。从小到大,母亲常叮嘱我要做个敬主爱人、孝敬长辈、品行端正的好孩子。学业,母亲基本不多过问,但母亲对我们幼时学经文是有要求的。
在过去的一年中,因着圣母绿圣衣,我深刻地体验到这一点。我的家庭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没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家庭,我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因着天主的拣选,我成了家里第一个天主教友。
七月十六日当地时间清晨八时,苏丹伦拜克教区主教切萨利•马佐拉里蒙席在伦拜克医院安息主怀。早前主持弥撒圣祭时,主教突感不适被送往医院抢救。
教区主教佩得罗•济利蒙席主持了晋铎仪式,并兴奋地表示,“过去一年里,巴法塔教区结出了圣召硕果”。同时,也是“几内亚比绍圣召丰收的一年”。
教宗在要理讲授中继续谈论基督徒的希望,当天他引述耶肋米亚先知书中辣黑耳的形象,阐明在哭泣中活出希望的重要性。以下是教宗方济各要理讲授的全文:亲爱的弟兄姐妹,上午好!
面对这种疑问,我们这里加以探讨:圣礼部于1973年在在几种情形中,更容易领圣体文件中,告诉我们教会因自古习惯,订定教友每日只能领一次圣体的法律,仍然有效,不可只因热心理由而忽略它。
本报北京讯(木一)10月16日—18日,由中国社科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和德国米苏尔社会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基督宗教社会学说及社会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温特莱酒店召开。
这个活动是在罗马圣若望拉特朗大殿举行的。至今,欣喜之情仍充满了参与活动的罗马圣职人员的心。
本报讯(吴西满)10月25日,四川宜宾教区富顺天主堂举行教堂迁建竣工庆典暨教堂“祝圣”典礼,500多名教友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