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寇辉神父为5位望教者付了洗,吴运峰神父受教区陈主教委托为47位教友施行了坚振圣事。
二、西满热诚者(玛10:4)他是犹太积极分子,成为热诚派会员之一,这些人反对罗马对巴勒斯坦的统治,他本人憎恨外国政府的干涉或统治,他也是耶稣的门徒。
很遗憾,今天在世界不同的地方仍有许多男女为了福音的缘故而受迫害,有时直至死亡。我们谈及斯德望的话对他们也适用。他们不是因为软弱而遭杀害,也不是为保护一种意识形态而惨遭杀害,而是为使所有人都能分享救恩。
首开先河者是教宗朱利奥三世,当时是1551年,他对保存在圣母大殿的罗马人民救援之母像深怀敬爱之心,并在该大殿马槽祭台主持了首台弥撒。
谁是天主恩宠的启示者呢?一个新生的婴儿,童贞玛利亚的儿子。在他身上,我们的救主天主的恩宠出现了。为此,那个婴儿名叫耶稣,意思是天主拯救。天主的恩宠出现了:这就是为什么圣诞节称为光的节日。
耶稣被圣神领往旷野,为受魔鬼的试探……(玛4:1-11)这个旷野就是我们所生存的世界。
大自然(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于5月23日在诵念《天皇后喜乐经》后,提到「愿祢受赞颂年」即将于隔天结束。
颁布了有关罗马弥撒中平安礼的通函(内容见信德网圣事礼仪栏目),基本上针对三个问题:1.罗马弥撒中平安礼的意义2.纠正滥用平安礼的陋习3.平安礼的意义要延伸于基督徒的生活一、罗马弥撒的平安礼,有别于其他礼仪传统罗马弥撒中的平安礼,受若望福音的启发
祂是欢欣喜乐的日子:一个为弱小、卑微者和全民族的「大喜乐」(参:路二10)。在这一日,救主耶稣由童贞玛利亚诞生了。马槽让我们看到天主给我们的「记号」:「一个婴儿,裹着襁褓,躺在马槽里」(路二12)。
而作为大部分国民都信奉基督宗教的国家来说,作为牧者的主教、神父或牧师在信众遭受严重威胁到生命的冲击时,走到他们身边,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慰藉,就是主教、神父或牧师的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