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读到荡子的比喻时,不仅被父亲的慈爱,小儿子的忏悔所感动,而且也为大儿子的态度所羞愧,因为在他身上,映出了自己的影子。和很多兄弟姐妹们一样,我出生在一个老教友家庭。
还是沦陷痛苦的沼泽中……;痛苦带给我们的却是思考,若我们不能审视痛苦,从自己所处经历的痛苦中脱身,那注定要在痛苦中挣扎、徘徊……。
他尝试着去牧灵家访甚至自己去传教,但是人们对这一张陌生的面孔、操着不太标准普通话的人并不感兴趣,在坚持了几次之后,他自己也就灰心了。
但由于自己人性的软弱,有时也不能完全开放自己,忘我地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个朋友,在我们第一次见面时,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所以日后每次见他,我都感到很难去真正面对他,更不要说去爱他。
爱的心神父:在炼灵月追思亡者时,教友们藉着为先人的祈祷,其实也在反省自己的生活,祛除恶行,不断加深我们的信仰,这个过程不仅是为炼灵祈祷,也是净炼我们。
正如圣经记载,耶稣对门徒说:“这个穷寡妇投入的几个小钱,比所有投钱的人投得更多,因为她把自己的生活费都投入了。”
它以忍受的态度对待自己所遭遇的痛苦:忍耐(patience)和苦难(passion)有同样的词根并非巧合。
宗座圣赦法院组织本次课程是因为我们坚信,对忏悔牧职尤其对听告解牧职的重视,很大程度上取决於司铎,取决於他们是否明白自己受命於一项非常珍贵和不可替代的牧职。
教宗说:「必须与基督建立内在的联系,事实上,更是效法基督;为了效法基督,需要超越我们自己,舍弃图利小我、舍弃个人成就的光环。我们的生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另一位待命,他就是基督。」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环境的改变,现在的独生子女在施予爱心的时候,常常缺乏勇气、欠主动,习惯于等着、看着,甚至于不情愿,原因是失去了信仰氛围的影响和熏陶,为此,我常常感到惋惜,后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去年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