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他曾为至少1.2万人施洗,从最高种姓到最低种姓都有,他在世的时候就有许多由他实行的治愈奇迹。贝斯奇神父在安巴拉卡杜逝世,他位于桑帕洛的墓地已成为朝圣和祈求恩典的地方。
他说,“这一悲惨事实的发现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过去的痛苦和苦难的了解”,同时呼吁加拿大当局与各教会团体“携手合作,揭开这一悲惨事件的真相,并谦卑地致力于修和与治愈的道路”。(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教宗表示在祈祷中与他们联合在一起,愿遇难者在天主内获得“永恒的安息”;愿伤者和哀恸者获得“治愈和安慰”。
选择这个主题旨在为基督徒和道教徒提供一个平台,以“促进双方彼此深入了解,理解分歧是如何地产生痛苦,并共同努力治愈当下支离破碎的世界”。
其实,与基督相遇,可能是一个双向的命题,没有圣神的恩宠与引领,很容易引人误入歧途。因为与主相遇的幸运和荣耀,有时会让人陷入世俗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引发幻觉或自我诱导。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互动和双向的,对一个团体是否有归属感,取决于本人对团体的认同。
此外,天主的手也能治愈我们在精神上的疾病。让我们想想耶稣的手,当他的手接触到病人时,他们便获得痊愈。是天主的手在治愈我们!我不认为天主会给我们一记耳光!天主会斥责我们,但祂永远不会伤害我们。
圣经里耶稣考验那个为了治愈自己病魔缠身的客那罕妇人,说出了一句颇为不合理的话:拿儿女的饼扔给小狗是不对的!这句话并没有打消客那罕妇人的信德,她出乎常人意料地回复了一句:是啊!
教宗指出,由于耶稣规劝民众、治愈患者、教导百姓、施行奇迹,吸引众人归向祂,因此司祭长倍感焦躁。尽管司祭长受到子民敬重,但是子民并不亲近他们,「因为子民对司祭长没有信任感」。
“天主治愈,天主总是给祂的子民带来慰藉。这就是天主对我们的忠信:一个重新的创造”。我们的天主继续带领子民前行,不辞辛劳地为子民“劳苦工作”(参阅:《神操》23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