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答‘是,我是天主教徒’,为此,他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对于我们的殉道烈士来说,信仰是最重要的价值。”俞主教解释道,在韩国社会中,只有11%的人口是天主教信友,而超过一半的人宣称自己“没有宗教信仰”。
教宗邀请天主教徒“愈加忠实于自己天主教徒的身份”,愈能表明“教会的公教性,她的普世性是一个要求在每个时代得到接纳和生活出来的现实,这是依照上主的意愿和恩宠,祂许下永远同我们在一起,直到末日。
我读了那些因她的存在而使自己的生活受到触动,改变自己人生的人所写来的信。然后,一个恩宠的世界开始展露。有几个人提及了她的姿态。女性都非常喜爱她的举止。没有人走路像她一样挺拔。
即使尽了多大的努力,事情往往不如自己所愿。一名传教士,确实有如一名渔夫,因为不能确保能捉得到鱼,甚至经常空手而回。离开熟悉海域的危险性是真实的。我相信你们很多人也会在上述的描述找到自己。
正如耶稣所说:"谁若丧失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玛窦福音10:39)圣周四的洗脚礼是一个永不过时的邀请:走出自我建造的堡垒,进入与他人生命相交的广阔天地。
生活里,需要我们具有一种改变自我的努力和完善自我的信心,在人海中行走,每个个体都在向大众坦然着自己的种种信心,用一种积极的坦率,并非是自我的保护,许多日子很难,但恰恰是在这磨砺中才让生命产生巨大的力量。
比如为省级或全国修院派遣自己教区培养出的博士或者硕士做修院教师,虽然表面上看,这位司铎没有直接在自己教区工作,但实际上,如果本教区也有在该修院学习的修生的话,他也是在培育自己教区的修生,因而也是在直接为本教区服务
许多人贪图享受,贪图口腹之乐,而忽略了应有的神贫精神,与天主的关系,自己和教会的使命:引导这个世界走向正义、和平和圆满。
一、天主教肯定自己的信仰,也尊重别人的信仰。二、梵二后的天主教已经不再以下地狱、世界末日等来吸引人信教,而是用更丰盛的生命、信仰的内在丰富来感召人去响应天主、追随基督。
而德文更清楚“teilnehmen”:“teil”是部分,而“nehmen”是“拿”,意思是“拿自己的一部分”。那弥撒怎样才能有“可拿”或有“可参”之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