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西西里明珠于17和19世纪曾经历过两次重大改建,尤其是1811年的大火,今天,呈现在我们眼帘的即为当时修护完成之大殿:正门为整个中世纪最大的青铜门,是BonannoPisano在1186年的作品;中央祭坛叙述圣母一生的银制雕像
答12:他筑了一座祭坛,呼求上主的名,并在那里搭了帐幕,他的仆人又在那里掘了一口井。与阿彼默肋客立约问13:阿彼默肋客为何再度来见依撒格?
求赐我们为你祭坛服务的神圣仆役,让他们一心热切专务感恩圣祭,举行基督至高恩赐的救世圣事。求你感召施行你仁慈的仆役,借着举行修好的圣事,广施你恕罪的喜乐。父啊!
答:刻哈特子孙负责至圣之物,包括约柜、供饼桌、灯台、金祭坛等。他们的任务最神圣也最危险,因任何人若未按规定接触圣物都会死亡。因此,在起营时,必须先由亚郎和他的儿子将圣物包裹妥当,刻哈特人才能搬运。
问2:为何要拆毁他们的祭坛、石碣和雕像?答:这些是偶像崇拜的象征,天主命令完全清除,避免引诱子民陷入拜偶像的罪(申7:5)。
全燔祭与神圣献仪必须在圣所中献于祭坛(12:14,27),不可以在个人选择的地方私自献上。这是为了维持礼仪的合一性和圣洁性。
教会聚集在祭坛前,更能明白到自己的源起和传教使命。本届传教节的主题“感恩圣事与传教”,令这两个词结下不解之缘。
不要在祂用丝绸装饰的祭坛前跪拜,却任由祂在外衣衫褴褛,死于饥寒。”这番话提醒我们,真正的敬拜并非仅仅在教堂内,更在于我们如何对待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天主教传统中,感恩祭(圣体圣事)正是对天主救恩的回应:“感恩”就是“Eucharistia”,我们把自己的生活连同基督的奉献一起献于祭坛。问2:为什么要将献仪带到上主“立自己名号的地方”?
每年吸引多达四五百万人前往科隆大教堂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其存放着珍贵的东方三贤士遗骨的圣龛,祭坛里镀金的圣龛装饰精美,被认为是西方最重要的祭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