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教宗也谈论了生态皈依的重要性,建议在场众人以《愿祢受赞颂》通谕来滋养自己的「祈祷和反思」。尽管文化的改变需要时间,但企业家在适度而具体的改变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能带给职场一种新的模式。
前不久,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和一个公益性的组织———“生态海洋”专门组成了国际海洋环境研究小组,试图探讨包括上述问题在内的海洋之谜。
此外,本届会议主题《人类大家庭,关怀受造界》与关键性的2015年密切相关:今年将举行巴黎气候变化峰会,联合国将提出2015年後发展议程,最重要的是教宗方济各即将颁布以生态为题的通谕。
这场研讨会於8月17至18日在土耳其举行,由伊斯兰世界人道援助组织(IslamicReliefWorldwide)、伊斯兰生态与环境科学论坛及绿色信仰组织(GreenFaith)筹办。
一位澳大利亚兽医肩背著小袋鼠(梵蒂冈新闻网)隶属于澳大利亚天主教主教团的保护地球生态机构1月14日发表一项声明,表示该国主教们将支持提议中关于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和行动的国家框架议案。
庆祝活动将于10月4日亚西西圣方济各瞻礼当天结束,这位圣人也是生态的主保。枢机表示,“这是一个礼仪时期,藉著祈祷,尤其是感恩圣事庆祝受造界的善行,也就是天主慷慨和爱的标记”。
马尼拉的总主教提到一个要点,就是要提高我们的意识,“作为受造界的管理者”、“生态皈依”的推动者,我们要有集体责任。在临近照料受造界世界祈祷日之际,阿德文库拉枢机发出上述呼吁。
电动赛车是一种完全靠电力驱动的零排放赛车,符合教宗方济各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提出的生态训导。
信仰社报导说,该发电装置可以提供二十五万千瓦电力,供学校、宿舍、农场和工场使用,每年节省六万欧元(约六十万港元)电费,发电装置同时可借助木材和杂草产生热能,以可持续发展原则发电,保护生态和受造物。
六十二岁中学退休教师陈敏先将于三月展开长达四年在五大洲生态福传的「从台湾骑向全世界」单车旅行,除了向世人推动生态文化外,更重要是到全球五十四国家的天主教堂参观及朝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