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天主教史,圣人辈出,但依神修而成圣的寥若晨星。是因天主教神修的前提和基础,是要人忘记自己,凭空抛却人性。与基督信仰着眼生之前、死之后不同,佛教则立足于生死之间,并不探究生之起源和死之去向。
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也就是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见自己衣冠是否端正;用别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错误。
圣史若望对于将疾病与罪恶放在一起的观点,并不认同。其实两种看法各有其特色。若望认为不能将疾病与罪恶并列,否则会引发患者内在更深的愧疚。有时,无法原谅自己或是伤害我们的人,会让我们的伤痛更无法治愈。
史景迁在传记《利玛窦的记忆之宫》开篇写道。“记忆之宫”是人们头脑中的空间结构,用以安置鲜明的、能唤起记忆的形象,走进“记忆之宫”,便能从有序排列的“房间”中找到需要的内容,按照事物的顺序进行记忆。
于是,我把自己所知道的教会史知识发挥了一遍,这会儿,她倒听得直点头了。
保禄年闭幕礼由青年主持,二十余青年献上保禄传教史表演,传扬保禄宣教精神。
(方豪《天主教史人物传》)于是杨光光斥之说:“祖白无端倡此妖言,出自何典?国家有法,必剖祖白之胸,探其心以视之。即啖祖白之肉,寝祖白之皮,犹不足以泄斯言之恨。
因此,在圣枝礼仪中有两个具有特征的时刻:先是手持棕榈枝和橄榄枝游行,然后聆听《路加福音》记述的耶稣基督受难史。
发自罗马圣若望拉特朗大殿2020年4月25日圣马尔谷圣史庆日教宗方济各向圣母祈求(一)圣母玛利亚,妳总是在我们生命的旅途中闪耀发光,一如救恩和希望的标记。我们将自己托付于妳、病人之痊。
圣史路加写道,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动了怜悯的心」,俯身去看那名陌生人,待他如兄弟,竭尽所能照料他(参阅:路十25-37)。教宗阐明,「在这里,我们或许能找到这悲惨处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