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肋撒修女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人,她也有一生中不断出现的“心灵黑夜”。她于1979年写给一名神父的信中说:“主耶稣对你有一份特别的爱,但对于我,沉寂和空虚实在太巨大了。
这是坐落在一块紧靠铁路路基的废置的地皮上,用麻布袋、竹竿、铁皮、瓦片等作为建筑材料,再加上丰富的想象力构筑而成的小屋,小屋的屋顶部分搭盖在露天排水渠的木桩上。
行刑官下达了最后的命令,在这生命的最后时刻,他无限深情地回头望了望姑娘的小屋,奇迹出现了,姑娘的眼睛复明了,正跌跌撞撞地向刑场跑来,一路呼喊着他的名字,他的眼睛湿润了。
住更困难,小屋挤满了人,只能半躺半坐,人和人相挤,连翻身都不易。在屋内的人算是幸运,还有不少人只能蹲在露天用雨衣遮风挡雨待天明。夜深了气温下降,有人穿羽绒衣御寒。面临这样的困难,是我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用这些圣书、教会报纸浇灌教友的心灵。,可是为他自己没有人见过花什么钱。
尊老爱幼是吕神父的品格,对老人们总是嘘寒问暖,照顾他们身心灵的需要。让我最感动的是,有一次,一位神父的母亲来榆树镶牙,借住教堂一个多月。我就在教堂附近干活,于是我主动负责给这位老人做饭。
据经常为他寄钱取书的修女回忆:神父退休后把教友给他的弥撒献仪和看望他,给他补养身体的钱都买了书报、圣物送给教友,用这些圣书、教会报纸浇灌教友的心灵,没有人见过为他自己花什么钱。
每当神父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总是谦虚低调地离开,无声无息地回到教堂,走进自己的小屋,简单做点饭吃,稍作休息,然后继续主的福传和服务。
信德网讯太原总堂为了使教友们能善度四旬期,本堂李爱生、孟满顺、潘利忠神父分别在每星期五带领教友们到阪泉山圣母堂朝圣。当地通讯员告诉“信德”说,每次朝圣的祈祷意向都有所
恳求上主赐给我们一颗懂得爱人,不被无用之财所迷惑的心。这是教宗方济各6月21日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的弥撒讲道中的祈祷。追求唯一可以在死后随身携带的财宝,是作基督徒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