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出的作品有五十一幅,内容主要围绕慈悲耶稣、天使、圣母、中国特色的加纳婚宴等。六月,画展将移师澳门圣老楞佐堂作展览。德诗雅修女期望,透过她的作品能帮助人们回应上主的召叫,开展心灵之旅。
他们可以诵念纪念亡者的早晚课、玫瑰经、慈悲串经,也可以按照各自的传统诵念常用祷文,或默想为亡者奉献的三台弥撒中的《福音》章节,同时作出慈悲善功。”
2025年禧年:耶稣基督我们的希望II:耶稣的生活:与人相遇(5):慈悲的父亲:“他失而复得”(路15:32)亲爱的兄弟姐妹们:我想暂停反思耶稣与福音中一些人物的相遇,而开始通过反思一些比喻来讲教理。
之后,又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失去了父母亲这把生命的保护伞,我的生活顿时没有了安全感。因为我一直觉得,假如生活中有危险袭来,父母在前面给罩着,我无所顾忌。
这个灵修生活起源于十七世纪中叶,由法国圣女玛加利大·玛利亚·阿拉科克予以推广。这个神修的根源是耶稣被钉十字架上,断气的时候,被一个罗马士兵用长枪所刺透的肋膀。
我们不可能用过往辉煌岁月的残骸来重新建设,但我们可以从初期基督徒的生活中得到启发。」他们从天主圣言中汲取宣讲福音的力量。教宗勉励主教们警惕「逐渐制度化」的危险。
向他人的开放应从家庭,那学习爱和慈悲的学校做起,藉着关心老人、穷人、孤儿寡妇表达出来。教宗结论说,殉道者的见证表明,那带来喜乐及持久和平的,不是世俗享乐或尘世权力,而是对天主的忠贞及正直廉洁的生活。
教宗方济各由此省思基督信仰生活的两条诫命,即爱天主和爱近人。教宗表示,爱本身是「美好的」,真诚的爱则「使人在自己生命的恩典中成长茁壮」。「人们经常使用『爱』这个字,却不确切知道它的真义。
提到了天主的十三个特性、天主的慈悲仁爱与公平正义、圣经灵修与其他灵修之区别等。戎修女将圣经解读和灵修有机结合,分阶段传道、授业、解惑,极大的调动了教友们的学习积极性。
“很多时候,想要改变生活、离弃自私、邪恶和罪过的道路看似不可能,那是因为我们只将悔改的努力集中在我们个人和自己的力量上,而不是依靠基督和圣神。我们与上主紧密结合不能只依靠个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