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解读《信理部关于信德年牧灵指引》
2012-10-11

(《信德之门》第2号)教宗所谈到的这种信仰危机不仅仅发生在有基督信仰背景的国家,也几乎适用于任何已经长久接受基督信仰的群体。就拿我们中国的老教友来讲,有多少人能够把他们的信仰作为其公共生活的基础?

天人合一是社会和谐的根本
2017-02-07

一个文盲充斥的社会,一个自私贪婪的群体,是无法实现社会契约蓝图的。

人工智能与人类 —— 来自中西方的观点
2020-05-14

然而有些观察者最近却抱怨人类的堕落,再加上各种持相同意见的人形成群体并互相敌视,公共领域随之被瓦解并逐渐转变成一个充满敌意的世界。人工智能的使用便于分辨符合自己喜好的信息和人群,上述趋势随之日益明显。

“顺服听命”的吕守德神父
2015-01-22

来到修院厨房的吕守德担任采购工作,在这里他经历了人性的软弱,内心的挣扎,他说:在外面的时候我是老板,在这里反过来服务别人,这样一个身份的转变让我一时很难适应,这就是人性的脆弱

特稿:新教宗将为我们这个时代带来什么?
2013-03-20

这就是说也要以爱心关怀每个人,尤其是儿童、长者、脆弱的人和经常被我们遗忘的人。至于政治人物,和负有经济责任的人,教宗劝勉他们说:你们要守护好天主的恩赐!

特稿: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为拯救生命而呐喊!
2013-10-07

切记:生命是宝贵的,但也是脆弱的;爱别人就是爱自己;多一份呵护,少一份痛苦。虽然教会维护生命的行动常遭非难,或被批评说他们的努力只是枉然,或说他们正从事一项错误的事业。

特稿:追思已亡乃教会圣训,祭奠先祖谓华夏传统
2013-10-31

死,特别是亲人的死,让我们认识到命运的无常和可怕,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奈。我们由此对人生不敢再掉以轻心,不敢再玩忽怠慢或挥霍浪费。我们在丧祭中走向成熟,逐渐变成为有责任感和尊严的、顶天立地的人。

特稿:第42届亚洲夫妇恳谈会现场采访
2017-09-13

那时我的灵性生命也很脆弱。通过夫妇恳谈的学习,以及恩爱圈和彩虹桥的聚会分享,我懂得了换位思考,开始考虑丈夫的需要和感受,去尊重他。

一切恩典源于主
2020-07-02

王神父在双亲离世的悲痛中深刻地感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面对死亡的无奈。他说:“父母的离世,我深深感到了人的无能,不管怎样,我都没办法多留他们一分钟,那种对死亡的感悟对我的生命影响很大,让我懂了很多。”

刘澎:宗教法治化的十个问题——共识网专访
2012-09-17

但搞宗教立法、宗教法治不是为了要让宗教信仰者有特权,而是为了解决中国社会不和谐、中国社会内部不同信仰群体的利益没有用法律规范、调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