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团结同事、同仁、同学;怜悯贫贱病苦、孤寡残疾;救助那些遭受天灾人祸,无力自救而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受害者与落难之人。如尽你自己的能力救助那些因贫病交加失学的儿童和学生。
最让人感动的,是她面对病苦所表现出的超常的忍耐精神。在她进入天国之前,天主又重重地赏了她一个十字架———严重的骨癌,发现时已到晚期。
即使在这噩耗和痛苦中,他依然对天主保持着深深的信心,将自己的病苦奉献给圣教会和教宗的神益。他以宁静的心态面对死亡,于15岁时去世。
一个母亲,怀着对身处病苦中的女儿深切的爱与同情,为女儿祈求,向她所寄予信赖与厚望的耶稣基督,大声呼喊,表达心意,充满了人性的真情实感。这种场景,在我们生活中时常发生。
这块看到自以为是永恒的围墙倒塌的磐石,多年来始终屹立着,直到信德的精力被病苦损耗。
由于患病儿童的家庭往往也因儿童的病苦而处于困境,基督徒团体也必须负起责任,帮助那些有子女患病而受折磨的家庭。我们应效法「善心的撒玛黎雅人」,俯身在如此忧烦的人面前,以同舟共济的精神,在实际上支持他们。
许多人依然缅怀在心的真福路易及.诺瓦磊色(LuigiNovarese),在其牧职中明暸到为病苦者祈祷,以及偕同他们祈祷的特殊重要性,经常陪伴他们到圣母朝圣地,特别是露德圣母朝圣地。
圣母玛利亚,曾现白衣女士身,共显现给圣女18次,并指点她凿出泉水,而这清泉有治病的神迹,曾治愈了无数人身体或灵魂上的病苦。
神长、修女和教友们知道她的病情恶化,天天都有人去看望她,安慰她,劝勉她把自己的病苦献给十字架上的耶稣。本堂神父也主动去给她听告解,送圣体,施行终傅圣事。
“刚毅的精神,能忍受病苦;若精神委靡,有谁能支持?”(箴18:14)圣经上的话就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九日敬礼结束后,我感到飘落的生命在慢慢凝聚,身上也有了一些力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