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前文化部长王蒙在《现代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一文中指出:宗教现象实际是一个文化现象。它包含道德、文艺、心理、哲学,甚至科学、风俗习惯,以及某一个民族的情感的凝聚力。
在中国人情化多于理性化,感悟体味多于逻辑推理,个人经验多于超验启示的传统文化中,其文化理念更多推崇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念。
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是“君臣父子,各就各位”。
龚教授说:北京明确表示要与传统文化重新结合,也要与生态重新和谐发展,对改革开放以后呈现的信仰危机也表示应予正视。这些,恰好也都是教廷所关心的,也是彼此观念上最能有交集之处。
天主教的死亡观消除了传统文化中死亡带给人的恐惧,让人对死亡的认识发生了一个质的飞跃。另外,天主教的婚姻观也令我印象深刻。我想,要是早点得知天主教的婚姻观,或许很多人的婚姻之路会有天壤之别。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吾日三省吾身也是用心反省自己是否善尽了责任。圣教会传统中的每日反省也是用心体认天主对我们的深情大爱,以及我们是否与天主默契的生活。主耶稣对我们每个人以及整个人类的爱需要慢慢体会并品味。
编者按:现在,社会大力宣传和提倡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的很多成语故事,源自历史典故,极富深义,尤其用福音的精神来解读,更有意思。现继续刊出几篇,抛砖引玉,以飨读者。
要深化“双创四进”活动,积极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创建先进宗教团体,深入推动宪法、国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宗教场所,深入落实“三项制度”,切实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深入做好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工作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来讲,本笃十六世属于喜丧,然而,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为尊重中国人传统上是以白色殡葬亡者的文化习俗,因而选择白色祭衣及大圆衣。
自己身为一名教友,在接受基督信仰的同时,我也没有忘记祖宗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相反,我更加喜爱中国的《四书》和《道德经》中的内容,使我看到真理在更高的层面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