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来到北京弟弟家,1982年被安排到北京教区西北旺修道院,1992年随修道院迁移到平房,有段时期住在北堂和南岗子,1996年6月住进平房天颐安老院,直至离世升天。
修院于1981年在北京海淀区西北旺成立,1989年迁至北京西什库教堂后院,1992年再迁至北京朝阳区平房乡。2001年9月占地15亩建筑面积6700平米的现院舍落成,并正式启用。
送上慰问品据悉,武威市福利院1950年成立,原是一个简陋的平房,发展到今日的几栋楼房。全院现有孤残200多人。陈才一家随后,又慰问了松树堂口的陈才一家。
本堂神父的住房,原是一层平房,因地基未处理好,出现了下沉、墙裂变形。拆了旧房,又盖了两层约160多平方米的新住房。将拆下的旧房材料,给一特困教友盖了三间平房。
后来又有献堂会的修女(当时俗称“献堂会先生”)来帮忙,她们修女住一座平房,另一座平房是学校。后来因学生众多,又在前方盖了三层楼房,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光了。现在只剩一座大教堂和一座神父楼。
教堂被大火烧成灰烬 (天亚社)陕西省周至教区一教堂发生火灾,半小时内把六间相连的平房教堂烧毁,而云南藏区贡山县教堂成危房被拆两年未能重建,面对教堂建筑的种种遭遇,偏远地区的教友即使收入微薄未能负担整项重建费用
尽管教堂内的院落很小,教堂以及周围的平房也很破旧,但小教堂里面装饰的干净典雅,给人一种自然朴素的感觉。在通常弥撒当中,一些堂区总会安排专人在祭台前朗读当日弥撒中的祈祷词。
石家庄东焦天主堂是一个小堂口,没有巍峨庄严,高耸云端的教堂,只有几间破旧平房作为祈祷的地方。主日进堂的也就100人左右,且大都是上班族,经济相当一般。
王宝发神父在平房养老院和天颐安老院期间,傅铁山主教及李山主教多次探望,表达关爱。北京市天主教一区两会办公区迁至北堂主教府后,李山主教特别安排王宝发神父到主教府安享晚年,并专门雇佣护工妥善照料。
走进堂院,只有北边几间平房作为教堂使用,南边是栽的树木,东边临时搭建了一大的祭台,靠近北边的院子,硬化了一部分,圣母亭就建在硬化的中间,圣母亭用花岗岩建成,建筑别致,小巧玲珑,清新典雅,六根圆柱分别撑着六只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