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这部伟大的书,已被译成2018种语言,是历史上出版数量最大的书,涉及到历史、法律、哲学、文学、科学、寓言、诗歌等内容。
这是天国的寓言。教宗解释说:「这样一个微小的事物,由内心谦和的人将它栽种,他所凭借的不是自己的力量,而是天主爱的力量,不在乎世界的眼光。正是透过他们,基督的力量得以介入,转变看似微不足道的事物。」
教宗继续解释,这个寓言应给予我们信心,尽管在生活中,我们许多次认为善是软弱的,而恶才是主宰的思想而气馁;同时,我们不应被怀疑所屈服,即使我们努力工作,期望的结果或变化却总不出现。
经常见到的比喻可以分成三大类:明喻、暗喻和寓言。明喻就是明显的把两件东西放在一起来比较。明喻的开头通常都有“如”、“好像”、“就像什么”,这些字眼的出现,这说明以下的经文就是比喻的经文。
我们可以说,圣女柏姬达的生活成了一个关于宽恕实质性寓言。对一个人说:“他有能力,她有能力原谅,总是这样”是那样的好。她总是能够原谅;事实上,她的生活就是一个关于原谅的绝妙寓言。
看完这则寓言,我惊醒了:“自己不付出努力,有什么理由去奢求天主的降福?又怎能在失意时去怨恨天主呢?主,我错了,求您宽恕!”从那儿以后,我又找回了高中时那种披星载月、废寝忘食的感觉,开始了紧张的学习。
(玛25,34﹣40)教宗本笃十六世在首道通谕《天主是爱DeusCaritasEst》中,引用上述最后审判的寓言,提醒我们对天主的爱和对近人的爱能够合二为一:在最卑微的弟兄中寻找耶稣,从耶稣中得见天主。
就像一则寓言里的那位诗人一样,总觉得即便什么都有,惟独觉得缺少幸福。而当天使立刻夺走了他身边的一切,拿走了他的才华,毁了他的容貌,取走了他所有的财产以及他妻子的性命,便安静的离开了他。
从耶稣借着寓言﹐公开教导﹐以及祂在罗马总督面前﹐对祂的王权清楚的宣讲﹐我们可以知道﹐祂的国是真理的国﹐是赋予万物意义与重要性的独一无二的国。」 谁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跟随基督﹐就参与祂的国。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有一个人,看不惯世上的许多坏事,就跑去问天主说:这个世界你还管不管?天主说当然管,为什么不管?他说既然管,为什么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