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以骅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教授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学术界以往对于宗教人士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研究不够,有些研究浮于表面,有些历史真相直到近年来才被挖掘出来
研究确定近代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对于我们中国社会,对于中国文化到底有什么影响,到底有什么意义,给它一个合理的定位。
此次活动邀请了对大德兰、圣十字若望和小德兰的生平、灵修以及静观祈祷等方面有深度研究的蒋修女、陈老师、李老师和仙修女前来讲座。
被驱逐的主教神父们到了兰州后,卢主教曾与兰州总主教濮登博研究,改派中国神父张雅各伯与王若望(永治)去迪化。两位神父于1946年到迪化,几经艰难最终要回教堂,这时的会长为王国珍教友。
自中国天主教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召开6年来,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推进民主办教,深化神学思想建设,开展牧灵福传,夯实爱国组织基础,重视社会服务,天主教事业得到健康发展,
为了建设堂区,很好地牧养天主的子民,堂区把整个市区的教友划分为六个片区,一个片区有一个福传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为了激发信仰热火、燃起福传热情,神父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做培育。
这个平信徒团体几乎都是留美的博士,回国后大多在大学任教,或在一些重要的研究院里任职,在社会各个领域均颇有建树。
社科院世宗所所长卓新平、副所长贾俐、基督教研究室主任唐晓峰,近代史研究员和中国抗战史学会秘书长高士华、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马英林主教、全国修院常务副院长杨晓亭主教、信德文化研究所张士江神父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会议室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自1966年诞生了一门崭新的科学——仿生学开始,科学家们以极大的兴趣研究生物界奇妙的功能,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领为现代科学服务。而我们更从中看到上主创造万物的无穷智慧。
他在来信中说:“我是梅乘骐司铎的学生,他是我研究自然科学的启蒙人。我在生命科学方面的一点成就,是他的指点。我是德日进司铎宇宙的赞同者,因为我在研究生命的奇观中,也产生了这些观念,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