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享如此的相遇——我们与祂的个人关系——我们能够开始与他人一起走向与祂永远生活的同一个目标。奔向他人就像与基督的关系一样,教宗表示,“奔向他人”这方面也非常重要。
教宗在书序中强调,圣方济各是所有人的弟兄;800年前他希望为弟兄们留下会规,“好能并肩走向同一个目标,即:拥抱并亲吻那临在于被丢弃的受苦者身上的基督”。该会规的核心是福音及其教导。
神父在讲道说:“今天确实是苦难的日子,但这苦难中也有喜乐,因为耶稣的受难至死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把我们从罪恶中解救出来,使我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他自由地面对权力:事实上,他召叫许多人跟随他,但他从不强迫人做事,也不寻求有权势之人的支持,他常走向弱小者,教导门徒们也照样去做,好像他曾做的那样(参阅路22:25-27)。
他感恩在这条信仰之路上能与教友们相遇,一路陪伴教友们走向天主。刘神父表示,“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努力成为一位更加优秀的神父,这是他一生的使命与追求。”
在我们生命的某些环境中,当我们碰到一个危机,或者我们体验到某些失败,又或者我们看到由于战争、暴力、自然灾害引起的痛苦在我们周围,我们感到一切都要走向完结。也会发生这样的事:即使是最好的东西也要过去。
我忙整齐了自己的衣裳下楼,走出宾馆,信步走向加利肋亚海边。在这大约三分钟的路途中我竞花费了半个多小时。你怎能走得了呢?眼前那镶在树叶里的橘子,一个个都等著你拥抱似的迷人。
在徒步感言中,他们这样写道:徒步过程中,让我犹如走向了旷野,获得了心灵的那份宁静与喜悦……乐观与坚强……经过此次朝圣,我想我能够从容、勇敢地面对生活
一位老教友,主日天他几乎必进教堂,有一次他手捧《新约》圣经,虔诚地走向神父,请教神父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神父啊!我怎么到处找不到《依撒意亚》先知书呢?
因此,教宗称四旬期是「逃离奴役、走向自由的出谷经验」,而这段与天主修和的旅途,无法单靠一己之力完成,因为它的起点是要承认「自己需要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