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结束后,新神父致答谢词,感恩天主的召叫、主教的接纳、教区多年来的辛勤培育、神父和弟兄们的鼓励帮助,以及父母亲友的祈祷和支持,同时也向为典礼忙前忙后奉献付出的神长教友及服务人员表示感谢。
甄雪斌助理主教围绕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合发布的《关于崇俭戒奢、正信正行的倡议》作专题教导;吴钦敬主教则结合从严治教要求,以“你们应该是圣的”为主题,从圣经视角对神父进行系统培育,强调神职人员应回归信仰本真、
或许牧者们以为,教区(堂区)内没有设立面向慕道者的正式培育机构,他们也没有经过正规的信仰培育,即慕道前期→慕道期→净化光照期→释奥期。
尤其是基督徒家庭,借着婚配圣事的恩宠,其子女自幼年时期,作父母的即应按照信仰的要求,培育孩子学习认识敬拜天主,并以爱待人。
在父母的传承下,兰神父感觉到了圣召培育的重要性。八十年代初,在刚恢复信仰后的非常时期,兰神父以他对圣召的敏感,意识到培育圣召刻不容缓。
对于这一变化他总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教会缺乏培育。八十年代,教堂活动刚刚恢复,整个教会百废待兴,神父们根本无时间和精力去牧灵。
二○○一年《教区会议文献》的第一个牧民指引是「教友培育与职务」,它指出:教友接受信仰培育与传扬福音或见证信仰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愈与别人分享信仰,就愈觉得需要接受培育;反之亦然。
每个波兰教区都设立了世青节教区中心,这些中心不仅具有应对後勤问题的任务,还成立了专门负责培育的部门,每个月举办青年聚会。对我们而言,组织小组培育课程、建立真正的基督徒团体十分重要。
前教友村太古楼村民于教友年分享昔日牧者对他们的培育,事实上他们亦传承了传教士的传教精神。
统计工作虽然繁琐且困难重重,但从过程中,工作人员明显感受到,全国大多数教区和堂区神长教友的福传意识继续加强,福传投入进一步加大,福传培育不乏亮点,福传方法呈多样性,福传成果颇为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