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如果你能以一种坦然平和的心态去正确对待,学会自我安慰自我疗伤,你就能走出困境。朋友,请你为心灵选择平静和超脱,为生命选择阳光和尊严!想想,耶稣都经历过,我们还怕什么。
今年78岁的老人李秀敏说:“我自幼是天主教信友,因为从小受苦,深知那些处在贫穷边缘线上的人们的困境,听了神父呼吁奉献爱心的讲道,心里感觉很难受。
“所以”,他顿了顿说,“当在困境或苦难中的人们向我们伸出救援之手的时候,我们不要忘掉人性原本的光辉,而在这人性的光辉中,宽容和肯定,就是对寒冷而疲惫的心灵最温暖、最有尊严的爱抚。”(摘自《辽宁青年》)
因此,这正是重新关注处於困境的人、穷人、被排斥者,以及需要帮助和关怀的人。我认为,这种关怀行动应持续不断。教宗方济各正在推行圣座各部会的深入改革。他经常强调我们需要改革,而心灵革新则更为重要。
因为,即便是强者迟早也会经历脆弱,需要他人的安慰;而处於弱势中的人也能向困境中的弟兄提供一个微笑,一双援助之手。在这样的一个团体中,我们将一心一口光荣天主(参阅:6节)。
大哥劝我参加神学班,学习圣经,依靠天主走出困境。刚开始时,是妹妹参加了神学班的学习,但她要上班,有时就不能去。于是,妹妹就让我代她去听课,帮她记一下笔记。
60多岁的魏福长老人,曾是庙上的常客,自卧床后经济拮据,陷于困境。爱心组多次看望,陪老人聊天,还资助看病经费。魏福长感动地说:“我病倒后,庙上没人管,倒是你们天主教的人相帮我,天主教真好!”
这也是“教会的肖像”,教会看到处在困境中的人没有闭上双眼,而是懂得正面注视人类,与之建立重要的关系、友谊和互助的桥梁,而非屏障。教会“懂得握住我们的手、陪伴我们并拉我们起来,而不是给我们定罪。
正如教宗方济各呼吁我们每个人在对抗这场疫情中一定要团结互助,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团结能够为眼下全人类的疫情困境提供力量、支持和希望”。在基督的爱内,衷心感谢每一位兄弟姐妹,惟愿平安!
“教会自身处在困境中,跨宗教对话需要得到推动。如果众人秉持善意和承诺,团结一致为重建而携手合作,这些困难定能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