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屡次追踪采访,随第一福传小组,驱车前往他们开辟的张花村福传点,与诸多新教友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进教经历,今与读者分享。
一次她回娘家,弟弟给她讲了梁小霞的故事以及喝圣水的神奇效果,福传意识很强的她立刻意识到这是福传的绝佳机遇,萌发了去凤县传教的想法,她的朋友们都很支持,于是有了连续的凤县之行。
为感谢天主的再造之恩,他萌生了为圣母配制光环的心愿。就请人配制了几十套,花了几千元。这次的携环上路,沿途只要条件许可的教堂,他都不辞辛劳地为之安装。经光环装饰的圣母,显得格外光彩照人。
他们曾经看到一些穷困地方的宣传资料,萌生了怜悯之心,刘相林下定决心,毕业后去最贫困的地方服务,体验生活,对自己、对别人都会大有裨益。
爷爷张全贵饭桌上的培育让他萌生了圣召的想法,而一本《耶稣行实》深深打动了他的心,他把这本厚厚的书全部手抄了下来。25年来,他的书橱里陈列着许多精美的书籍,内容丰富,但他始终没有丢掉这个粗糙的手抄本。
1941年9月,回民大队升编为冀鲁边区回民支队,1944年冬改为渤海军区回民支队,队伍壮大到2300多人。
这是北京神长教友首次组团访冀。北京客人上午11点多在霏霏细雨中抵达距京二百七十多公里的石家庄市,不等休息,随即就在修院圣堂举行了大礼弥撒,刘哲神父主祭,神学院及信德室十余位神父共祭。
在如罗马这样的大都市进行新福传,要求我们向所有人开放心智,圣伯多禄善会的工作就是在这种环境中找到立足点。
大约6岁左右的时候,有一些外国神父来中国学习汉语,汪主教回忆说:这些神父,尤其是有两位加拿大的神父经常到我家去吃饭,陪我开心地玩耍、教我英语,非常亲切,他们的脸上时常挂满了喜乐,这份喜乐让我幼小的心灵萌生了一个想法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7日发表题为《美国的天主教学校网罗中国的年轻人,还有他们的钱》一文。文章称越来越多有钱的中国家长把子女送到美国的教会学校读书,这些家长中不少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