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诱惑的考验中,把试探变为上主的神恩和能力,耶稣在旷野面对撒弹的诱惑和他亲自教给我们的天主经都明明白白地启示并告诫我们,若没有神的智慧和帮助,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掉进诱惑的陷阱中,就象那只青蛙一样被活活烫死
近年来,教会特别注重发挥教友的福传力量,特别是“梵二”,专门制定了两项法令,即“教会传教工作”法令和“教友传教”法令,明确指出,教会本质上是福传的团体,此可表明每个教友都有福传的使命,都有福传的能力,只要有足够的培育
有多少教友身处堂区,有优越的条件而不知是天主的恩惠,有多少教友建了新房买了彩电摩托以为是自己的能力,而不晓得感谢天主,有些人当了专家学者就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不把光荣归于天主。
圣仪的效果不是由于它的本身,也不是由于施行人的功德,而是由于圣教会祈祷的能力。但是领受人实际获得福利与否,并获得多少全在天主上智的措施及领受人的热心准备。
“你若有能力作到,不要拒绝向有求于你的人行善……若他人没有加害于你,你不应与他争辩。不要羡慕强暴的人,更不要选择他的任何行径……智慧的人必承受尊荣,愚昧的人必蒙受羞辱。”
事实上,教宗在里根斯堡大学演讲的主要心意和内容,还是在邀请人们、尤其邀请西方世界勇敢地向理性敞开大门,教宗强调:“只有当理性和信仰以新的方式重新结合,我们才有能力从事真正的、而且是迫切需要的文化对话和宗教对话
宽恕及请求宽恕的能力是家庭圣召与使命的一部分。实行宽恕不仅挽救家庭免於分裂,也使家庭能够帮助社会没有那麽多恶行,不那麽残酷。是的,每项宽恕的举动都能修补家庭的裂缝,加固家庭的墙壁。
他们的家人即使予以经济援助,但也能力有限,许多青年被迫放弃、灰心丧志。」面对这种情况,教会蒙召作出见证,支持工作的新活力,促进那结聚众人的创造风格。
教宗列举了今日各式各样的孤儿徵象,例如:生活在人群中却感到内心孤独,有时甚至感到无比悲伤;自认为不再依靠天主而自主自立,实际上却常常思念祂的亲近;普遍存在的精神文盲使我们没有能力祈祷;难以意识到真正的永生就是在现世萌芽
遥远的人’、许多困难和需要慈悲的家庭、许多尚无人涉足的使徒领域;要关注众多良善慷慨的平信徒,倘若教会牧人和机构热情鼓励他们参与,使他们得到重视和陪伴,他们必心甘情愿地为福音效劳,奉献精力、时间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