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6年意籍耶稣会士马国贤神父(MatteoRipa)(1682-1721)致力华人神父培养,1723年返意大利,奔走八年,1736年经教宗格肋孟十二世批准,于意大利那不勒斯成立圣家修院,亦称“中国学院
考上大学后就很顺利了,在班里当劳动委员,最后当了学院的学生会主席。毕业后应聘到国内一知名企业做管理,很快成为车间主任。后来我没有努力,却又以刚好压线的分数考上了在职研究生。
在这一年当中,教宗颁布了一道关于爱德服务的手谕、设立宗座拉丁文化学院、宣布7位新圣人并将西班牙阿维拉的圣若望和德国宾根的圣女希德加尊奉为教会的圣师。
事实上,该学院的宗旨包括提倡在不同的环境使用拉丁文,包括书面或口语两方面。 此外,他认为「要改变教授拉丁文的方法」,应着重听解能力。目前的方法祇把它当作书面语,因而教师祇教导学生通过阅读来学习。
在河北省天主教神哲学院就读的十多位修士、修女也专程前来为老人们献上了舞蹈、歌唱等颇具教会特色的表演。老人们在欢声笑语当中度过了一个快乐的下午。
陕西神哲学院余院长及前任本堂杨神父相继发言,本堂袁神父致答谢辞,他回顾了堂区的历史,介绍了堂区的现状,展望了堂区的前景。庆祝会后,堂区为所有参礼的教内外朋友准备了简单的午餐。
在太原神哲学院,李建堂主教和神父修士们热情地接待了朝圣团一行,并详细介绍了太原教区的历史和发展情况。在参观了解了太原总堂后,朝圣团首先朝拜了著名圣地洞儿沟七苦圣母山。
山西藉的王修士问:现在有人说,神哲学院的修生们也别学那么多的神学了,没有用。修生们只要会搞福传就行了,这种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太原教区郭全智神父答:福传要有根基,对教友们说是这样的,对修生们更是如此。
原拟随柏应理神父去罗马,但在澳门他改变了初衷,于1682年进了澳门耶稣会初学院,攻读拉丁文,取名SIMON-XAVIERA.CUNHA。当时澳门耶稣会总院设在圣保禄教堂,当地人称“三巴寺”。
1554年3月15日,沙勿略的灵柩最后运到果阿教区,船进港口时,钟声大鸣,千万民众聚集港口恭迎圣尸,再列队游行到圣保禄学院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