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店每年都要举行几次宗教知识竞赛并给予奖励,每天大家都要一起念早、晚课,一起唱着圣歌祈祷。
教宗本笃十六世十二月十八日星期天中午,带领众多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的各国信友颂念三钟经之前,向他们讲了一篇有关耶稣的养父圣若瑟的道理。圣经上有关圣若瑟的记载很少,教会讲述他的道理也不多。
我们天天念多少遍圣母经,念到这一句时,是否抒发过我们对天主降生救世、拣选童贞玛利亚为母亲这一伟大信仰的无限忠诚?是否激发过我们敬爱圣母天主之母、信赖圣母天主之母的无限热情?
数千名各国朝圣人士二月五日星期天中午在相当寒冷的天气下,聚集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和教宗本笃十六世一同颂念三钟经,向圣母玛利亚祈祷,并聆听教宗的例行讲话。
有时连早晚课也忘了念。这样就成了一个挂名教友。2002年5月2日,人们还都沉浸在五一长假的惬意中。对我来说,灾难却已悄然降临了。
比如,早上起床是一件很不情愿的事情、每天念日课成为一种负担等等。因此,就会常常用各种理由为自己解脱、安慰自己,然后逍遥于各种自设的“例外”之中。然而有这么一个故事使我感动,并深深地教育了我。
在圣灰礼仪时,神父向教众的额前搽圣灰时如此念。教友则唱下列的:「我们当换衣服、带灰尘、穿苦衣、守斋涕泣,在上主前悲嚎;因为我们的天主多赐恩宠,宽赦我们的诸罪。」
每天晚上一家6口都要一起念经,所以我很小的时候就会念很多经。这一点我也很满足,但后来遭遇到的一些困难,却使我的信仰一落千丈,产生了危机。若不是主指引我,我早就背叛了主,成了魔鬼的奴才。
可是这一切大多数教友既不会念,也不了解;尽管教会提倡圣艺本地化,圣堂建筑本地化,但是大部分的圣堂建筑仍旧是哥特式与罗马式的,唯有山西太原教区建造了四座深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式圣堂。
我自己也有这种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经验,拎着原本要送人的礼物,不知要转送谁才好,暗恨自己出国太久,没学到中国人的“人情”应对,我母亲说:“都念到了博士,连送个礼都不会,你不会放下礼物就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