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主教团可对“总论”及“弥撒规程”所列出的各项适应作出决定,此决定法案一旦获得宗座认可,便可纳入弥撒经书中;包括:-信友的举止姿态(参看43号);-向祭台及福音书致敬的姿态(参看273号);-进堂咏
而且我开始看意大利文的福音书,也大概能看懂一点。我从台湾回到大陆,开始了陕西神哲学院与北京全国天主教神哲学院的教学工作。也几乎没有时间学习意大利语,而且也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我很喜欢短小精悍的《马尔谷福音》,这部最早写成的福音书,简单清晰地叙述了“仆人耶稣”的形象。在罗马的威尼斯广场,也有座马尔谷大殿,里面有马尔谷圣髑,每次路过,就想进去坐坐。
因此,“龙”或“凤”也根本不重要,比如耶稣和《福音书》从来没有提到过“龙”。但是,在一些《旧约》和《新约》的章节中确实提到了“龙”,并且用龙的象征指向邪恶势力。
349.应格外注意礼仪用书,尤其为宣读天主之圣言用的《福音书》和《读经集》,要予以特别尊敬;这些用书,在礼仪行动中,应作为超性事物的标记与象征,因而应是真正高贵、装饰精致和美观的。
福音书的作者对这些都没有清楚的交代。在那个的时代,钉十字架和鞭打是很常见的事,过程人人都晓得,没有必要详细描述,因此圣经上只写着:“彼拉多…将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
福音书不停地发出了基督的邀请,让我们把基督的话语牢记在心,亲密地与他生活在一起。弥撒中的讲道,是以一种特别的方式继续发出基督的邀请,号召我们要与天主建立更深厚的关系。
由此回到潘尼卡,或许我们才会理解他化用福音书的深意:“先知总是从外面来的和流放回来的人。”
福音书的作者没有一个说耶稣死了,而是说他断了气或者说交付了灵魂,这是说耶稣拯救世界的史命已经完成了。 耶稣说的“完成了”至少含有三层重要的意思:第一是耶稣爱人的旨意完成了。
但《达•芬奇密码》否定福音书(Gospels)的历史真实性,枉顾大量历史史实,辩称福音是在公元第四世纪被捏照出来(created),并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强制传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