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问及世界主教会议与会女性没有投票权的情况,魏勒修女表达了盼望,说:「我们希望并渴求,有一天我们女修会会长能投票,就像现在男修会会长一样。我很感谢教宗方济各,他为促成35位女性与会所做的一切。
这不是因为他们罪孽深重,而是因为「没有人唤醒他们心中对信仰的渴求,没有人满足人心的这份渴望」。当然,我们对此感到「担忧」,但我们真的努力解决这问题吗?
「世界渴求这美善的生命,但单凭一己之力给不了这生命;世界需要看到生命的见证,却不是从风云人物身上,而是从平凡人身上、从跟我们一样有限度和软弱的人却充满圣神力量的人身上看到。
为此,教宗鼓励众人省思自身的渴望是否与天国有关,「因为我们恐怕会持续渴求那些转眼即逝的事物,把愿望与需求相混淆,把世间的期许放在天主的等待前,然而,看不见重要之事且随风飘荡,会是人生中最大的错误」。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凡的讯息,是一个喜讯,可以响应孤寂的后现代人对关怀和共融的渴求。我注意到的第二个层面是深切召唤人度默观生活,也就是崇拜的生活。
但是,对圣经来说,对更精彩生活的渴望正是我们人之为人的特征:在希伯来语中,灵魂一词(nephesh,原意是“喉咙”)指的是人类作为一种存在具有渴求,对身外之物——诸如:空气、水和食物——开放。
怜悯完全是另一回事,正如《众位弟兄》通谕提到的那样,“也意味着接纳他们对解救和正义的梦想与渴求、照顾他们,使他们自己成为推动者及合作者,同时也让别人参与,扩大爱德广大动力的‘网络’和疆界“。
平房芥子唱经班借《如鹿渴慕溪水》勾勒出心灵对天主的迫切渴求,《我一生要赞美你》成为贯穿生命的感恩宣言。顺义旷野回声歌咏团以拉丁文《圣母颂》表达庄严虔诚,接着的《当你呼召我的时候》传递普世教会的回应。
(建议阅读L.A.125)情欲在婚姻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情欲包括渴求、情感,也包括情绪。这情欲在另外一个人面前产生,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的基本心理活动。我们先来简单地分享有关情绪的话题。
当夫妇们因基督的名字而聚在一起时,基督就会赐予他们所渴求的喜乐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