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传教士的到来,使中国人通过“地图”看到中国以外的世界,是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端。其次,晚明王学的反传统思想以及清初的实学与“天学”的进入形成了某些互动。
艾田最初是通过某位中国人所写的一部论述欧洲的书而读到有关利玛窦的情况,仅仅知道他信奉唯一神,而就此以为利玛窦是梅瑟教法的传播者,可能与自己同属于一个宗教。
更谈到中国人需要比黄金更宝贵的诚信,比高山更崇高的道德,比爱自己更多的爱别人的博爱精神。下面我想从诚信、道德、博爱精神这三个关键词,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因为孔子作为一个哲学家,一个支撑中国人两千多年的伦理生活的导师,他的气度和胸襟是很宽广的,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我想他是不会反对在自己的家乡建立教堂的。
外国人在中国设立学校,开办了医院,来教育中国人,救济中国人都是为实行仁爱的。我们要学习外国,要学他们那样的实际行动,把仁爱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
猜疑———清朝大学者俞正燮以为,中国人信天主教的,是他内脏数目不全的缘故!偏见———在中国人以及华人中普遍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天主教是洋教。
心想你这印度白痴,看看我中国人的智慧和胆色吧!不像你这书呆子!心想中国人战胜印度人!打从心里笑了出来……哈哈!于是我轻轻地拉了灯泡一下。嗯?……好!我多用点力!嗯!嗯?嗯!?好吧!
经数次研商后,都认为陈神父是中国人,以China为站名不是很好吗?当时又经谷口市长(日裔)批准,于1995年9月24日,正式举行“中国车站”的开幕式。当时出席观礼者,人山人海,甚是热闹。
有一次,一位老外问我:怎么常常看不到中国人笑?我回答说:那是因为你看到了没有笑的中国人!然而,如果我们看看周围的人,反省自己的生活,就会发现,许多时候,我们都不会笑,或者忘记了笑。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在社会上的声势越来越大,于是引起了个别“文人墨客”的“恐慌”,掀起了一场该不该过“洋节”的大讨论:有的人认为圣诞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中国人不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