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道:「耶稣服务人群,阐明事理,好叫人们清楚理解:祂始终在服事人。祂的态度有如仆役,这一点赋予祂权威。
但丁神父始终充满耐心,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家安静与祈祷的关系,并且还亲自教大家默想圣经与默观祈祷的各种方法,加上他一贯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宣讲,教友们居然很快接受了避静这种既传统又新颖的灵修方式,留在堂里默想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当然,做哥哥的幽默当中始终充当的都是呵护弟弟,表现的是为父为长兄的消极激励办法!天赐神父当时在我们这群人中,笑声比我们都大,几乎覆盖了我们,他随后说了一句:我不是洋芋,我就是土豆呀!
建立欧洲的想法包含着人类的形象和责任,而人类具有福音友爱的酵素,以及数千年来人类始终对真理和正义的渴求。
这些人始终把自己封闭在法律之中,谴责法律之外的一切事物。他们不知道天主圣言已降生成人,圣言是服从的见证人。他们不知道天主的温柔有能力移走铁石的心,给人换上一颗血肉的心。
他没有後退,始终前行。这是保禄生活的一个特徵,但这种生活的确也给他带来了困难。保禄生活的第二个特徵正是困难,更确切地说是受迫害。在第一篇读经中,所有人聚在一起控告保禄。
我们必须避免陷入「虚荣」之中,因为上主始终与我们同在,当我们向上主祈祷时,也要感谢祂赐给我们的喜乐。撒辣透过分辨懂得她绝不能上吊自尽;托彼特觉察到,他必须「在祈祷和盼望中等待上主的救恩」。
教宗说:「基督徒始终具备割舍的幅度,它在十字架上耶稣的一无所有中得到满全。我们总是需要『离开』、『放下』才能踏出第一步。」正如天主对亚巴郎说的:「离开你的故乡、你的家族和父家」(1节)。
幻想一个没有十字架的基督或一个没有基督的十字架的诱惑始终存在。教宗表明,在这两个诱惑中,第一个是没有十字架的基督,只把将基督看成一位精神上的导师,他平安地带你前行。
其次是良心省察,省察所发生的事,「但要始终在十字架上的基督前省察,并且祈祷」。基督的救恩不仅救我们免於罪过,也救我们摆脱世俗。此外,我们还要打破安逸的态度,行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