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神父还让大家看看这些人在一贫如洗的生活中如何虔敬地坚持信仰。这样的朝圣之旅为城市教友是很大的震撼。谈及朝圣的感受,左神父说:我在心中暗暗做了一个决定,一定要帮助农村贫困人群解决生活上的急需。
我非常庆幸自己是一位天主教徒,我的信仰是母亲留给我的最珍贵的遗产。我是出生在中国大陆最不景气的年代,幼年时正值文革。在我十五岁之前,是绝对没有条件走进教堂的,母亲的膝头就是我和姐姐的第一所要理教室。
以后几天,在王蔡间村、东曹村我又先后两次参加了两个亲戚的婚礼,给我的感觉是教友们把天主教信仰完全融合在结婚庆典中,宗教氛围非常浓郁。
我要补充一句:西方教会的真正危机是信仰的危机。如果不做到信仰上的真革新,整个结构上的改革都将无效。
基督信仰不应该被视为‘过时的东西’,度信仰生活也不应该不断地往回看。因为耶稣基督在昨天、今天,直到永远。
天主教仁爱医院里的一些热心教友在闲暇时常给易多默讲些有关信仰的道理,此时一直渴慕真理的他,如鱼得水,抓住每一次机会与他们探讨真理,扩展信仰的领域,同时他自己也在工作之余常去教堂,听神父讲道,以加深对信仰的认识
他说,信仰不是一种意识形态,而是与我们的救主具体地相遇,祂推动我们与他人相遇并永远改变我们的生命。换言之,是耶稣的爱催促我们向众人宣报喜讯。其次,教宗方济各强调祈祷的重要性。
在我们太原总堂有许多传道员是我学习的榜样,其中有一位让我特别敬佩、爱戴并一直影响着我的信仰生活,她就是77岁高龄的郭秀清老师。她工作认真,做事严谨,从不接受任何人的谢礼。
十多人的读经组轮流读经,改变了堂区以往无人读经的尴尬局面;礼仪组按时打祭饼、铺祭衣,洗小白衣,保持祭台整洁;文艺组在节日演出舞蹈、手语舞等文艺节目,令教友们耳目一新……随着堂区信仰氛围逐渐浓厚
强神父像火一样炙热的信仰热诚感动了我,每次回家乡都去看望他。我们成了忘年交,他经常送我圣书和圣物,每次见面都要给我讲见证、讲灵修,鼓励我冲破俗见,坚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