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为自己制定计划,但若为别人制定计划,我们便能走出一步:若把智慧用於爱的服务,便会使人更为整合,生活更幸福,因为他能够施予。
教宗继续说,我们要把天主的慈悲施予这个乞讨的世界,但绝不要表现自己。世界已厌倦了耍把戏的骗子。请允许我说一句:厌倦了‘时髦’的神父或‘时髦’的主教。
教会必须在现世、在各个世代将天主的慈悲施予全人类。慈悲对基督徒而言意味着什麽?教宗解释说:慈悲首先体现在宽恕上。基督徒应该宽恕!为什麽?因为他得到过宽恕。我们在这广场上的每个人都得到过宽恕。
那不爱自己所看见的弟兄的,就不能爱自己所看不见的天主(若一4:20)天主是爱,但却不是世俗所看重的俗爱、情爱、欲爱、性爱、私爱、偏爱、有条件的爱、非常利己的爱、狭隘局限的圈子爱;而是大公无私、不求回报、白白施予
你把食物施予饥饿的人,把你的衣服施给裸体人,凡是富余的都要用于施行哀矜(多4:16)。我们的慈母玛利亚告诉我们他举扬了卑微贫苦的人,他使饥饿者饱食美味,反使富有者空手而归(路1:52-53)。
相反地,圣神勉励我们走上施予宽恕和接受宽恕的双行道。教宗最後祈祷说:天主及上主的圣神,祢在我心中,在教会的中心,求祢带领教会前行并在差异中塑造教会,求祢降临。为了生存,我们需要祢,就像我们需要水那样。
教宗说:「这意味着要根除随意判断他人,以及在弟兄背後说他们坏话的行为,《劝言》已写明这点;必须抵拒那滥用权势逼迫他人屈服的诱惑;避免让他人为我们所施的恩惠『付出代价』,或将他人施予我们的恩惠视为理所应当
教宗指出,正因为如此,他们没有宽恕的能力,无法施予和接受慈悲。教宗最后提到另一个词语:喜乐,欢庆,这是法利塞人和法学士们不认识的词语。教宗强调,那些跟随法学士的人不懂得福音的喜乐。
是宽恕,我们也应该有能力将宽恕施予他人。教宗的省思随著《玛窦福音》第18章展开。耶稣对伯多禄说必须宽恕七十个七次。
因此,如果马耳他人是天主眷顾保禄宗徒的标记,保禄也是天主对马耳他人施予慈爱的见证人”。教宗强调,在基督内皆为弟兄姐妹意味著承认彼此已结为弟兄姐妹,只有这样,款待才能成为“一份重要的大公性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