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信、望、爱、敬、谦、洁、忍、慈等德行,无一不是登峰造极,达到最纯全、最完美的境界。承行主旨这一方面,更是让我们望尘莫及。当天使告知她即将作为救世主的母亲时,她先是一惊:这事怎能成就?
敬业、敬人的同时,我们还可以要求更高的境界——敬天。
他说:死亡向永生敞开大门,这个永恒的生命并非现世的无限延长,而是个焕然一新的境界。信德告诉我们,我们所向往的真正不死不灭并不是一种思想,一个概念,而是与生活的天主建立圆满的共融关系。
教宗进一步解释说:“这篇圣咏宣报天主进入人类的历史中,为的是要把他所创造的一切带到圆满的救援境界之中”。
如果能站在信仰的角度,来看生、老、病、死,那样会有一种新的境界,尤其是对基督的信仰,它可使我们的生命扭转过来。
我们每到一处圣堂大家拜圣体、念经祈祷,祈祷声直通天庭,天主倾听了我们热心的祈祷,圣母转祈了我们的各种所需,时光虽短暂,但几乎人人都热切祈祷神魂超拔,在那一刻,真正达到了和天主合二为一的境界,我们原先唱歌用嘴去唱
游行毕,在圣堂内举行了《圣母颂》圣乐合唱音乐会,特邀太原教区天音合唱团演唱,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演唱,将词曲作者和演唱者对圣母的无比崇敬、无限爱戴之情淋漓尽致演绎,将观众引入一个高雅圣洁、纯净虔诚的境界,
图尔克森枢机说:「这是生态皈依的最後一个步骤,也是世人普遍拥有生态意识的境界。为此,我们必须照料我们共同的家园,实行精神和身体上的慈悲善工。」
前不久,听一位教友叙述自己的家庭生活,觉得他的灵修境界还相当独特,故传述于后,让大家一起分享。
德肋撒的善意境界,不归顺于任何势力,不依任何对立物而确立,不视自身境遇而变化,不因邪恶、恐怖的事件而激发,不靠海啸、冰灾、地震等灾情而唤醒,总之,不设任何条件。德肋撒就是这样一位被善意所笼罩的独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