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向智利主教们写道:「我相信,所有蒐集到的证词肯定都是直言讲述许多受苦的生命,既不加油添醋,也不委婉含蓄。我坦白告诉你们,这令我感到痛苦又羞愧。」
家庭因一种传播只顾当下的文化而受苦;修生需要由天主的人来引领,使他们受到健全的人性培育,从而在许多嘈杂中分辨出天主的声音;青年是教会和社会的未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取决于他们;爱穷人意味著对抗包括精神和物质在内的所有贫穷
我要告诉所有受苦的人:信德必定获胜。」在10月18日的新闻简报上,罗马宗座母佑会教育学院经济学教授斯梅里利(AlessandraSmerilli)修女表示,「经济学和生态学拥有同样的根基」。
他尽尝辛酸,备受凌辱,经历了每个受苦者的一切感受。“他在一切事上和我们一样受了试探”(希4:15)。
“在痛苦中生命所展现的力量”这一说法的基础是“耶稣因爱而受苦并死在十字架上的事实。
他自信有神明的助佑,所以失败而不气馁,受苦而不畏缩,甚至失望而不绝望。有神在远处向他招手,在他身旁扶持,在他耳边细语,他会无恐无惧,百折不挠,一心依恃地奋勇前进。真信仰并非只为“祈福免祸”。
他所做的一切是对父圆满的服从;他真是那位受苦的天主的仆人,是司祭也是牺牲。”(《我给你们牧者》通谕21)
为此,让我们为所有因着忠于基督和教会而受苦的人祈祷。愿致命者之后至圣玛利亚帮助我们成为福音可信的见证,以没有武装的真理和爱德力量来回应敌视我们的人”。
然而,耶稣要我们触及人类苦难,触摸受苦的身体。带领默想的神父解释道,事实上,基督徒的礼仪是穷人的礼仪,这礼仪表达了一种奉献的伦理,关怀与爱德的伦理。在这礼仪中,大写的穷人(Povero)就是耶稣。
恰好当天在公开接见活动前,教宗接见了一个乌克兰朝圣团,他们也曾为福音受苦,从不「在信仰上妥协」。教宗说:「今天在全世界、在欧洲,有许多基督徒蒙受迫害,为自己的信仰献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