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为他们找一些女教师是很困难的。她们赢得了很好的声望。她们的精神既简单又好。同时她们也热心帮助神父工作。当时修会的人数有120位修女,其中有111位发愿修女,7位初学生和2位望会生。
(玛6:33)你们求,必要给你们;你们找,必要找着;你们敲,必要给你们开。(玛7:7)凡劳苦和负重担的,你们都到我跟前来,我要使你们安息。
7月6日,小良给家里寄来一封信,说他在北京找到了工作,让家里寄4000元交房费、押金。之后,又音信全无。他一要钱,手机就能打通;钱一寄过去,就再也打不通了。
格调,就是中产阶级的标签,用以区别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方法,可以用来炫示美好的生存优越感……这一切,让他们找到了高高在上的感觉,仿佛悬浮在上流社会的云朵里。
见证部分共有十余人分享,他们分别述说自己生命的改变,应验了小磐石读经运动的一句口号把圣经打开,让生命改变,他们找到了真喜乐,寻到了皈依,得到了生命的亮光。
妈妈常在买东西时将别人多找的钱退还,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施舍那些贫困可怜的人,看顾患难病痛的人,在默默无闻地做这些的同时,妈妈总是向对方大方表明自己的信仰,使其能认识天主,光荣天主。
她以热爱哲学的一颗炙热的心走这段艰困旅程,终于得到了赏报:她找到了真理,甚至被真理所征服。的确,她发现真理有个名字,叫耶稣基督,而且从那一刻起,降生成人的圣言为她就是全部。
这些人走出去之后很快找到了就业岗位,不但解决了生活问题,还带出一些乡邻走出了贫困。 西华县田口乡教会传道员王永昆,参加市基督教两会培训实用技术后,在自己庭院里建棚投资种植黑木耳,每年收益3万多元。
那是一九九七年冬季的一天,本村一名熟悉的中年妇女和一位陌生妇女找到我工作的学校说:他们是耶稣教的,想与我谈谈。我心中暗暗思考,借此机会说服他们来我们天主教会来。
那天,正好沈神父要来都匀做弥撒,汪姐安顿好丈夫后,就急忙赶到教堂找神父。神父说:你丈夫住院了不去陪护,来这里做什么?她说:我来求弥撒,我没有能力,就来求耶稣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