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世界像是一座花园,天主的神在那里以各种奇妙的想象激发出许多圣人圣女,这些圣人圣女分属于各种年纪、各种社会条件、各种语言、民族和文化。教宗说:“他们每位都彼此不同,各有自己人格和神恩的独特性。
把天主赐予的复活的基督提供给世界,好藉着圣神使各种薄弱及死亡的境遇转变为成长与生命的机会,是每个教会团体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恩祭和基督的圣言使我们在世界中成为复活基督的见证人,把基督带到社会各阶层。
他始终寻找最好的方式来“进入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甚至穿上僧侣的袈裟。后来他明白,必须“呈现儒家文人的生活型态,穿他们的服装”,而且要研究他们的著作,在与中国社会的文化和习俗的对话中介绍基督信仰。
为纪念这位著名的宗教学家,今天上午在中国人民大学相关机构主办的“宗教与生命关怀——第19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上首先特设“方立天教授的宗教与社会思想”的专场研讨。
再者,「决策的讨论过程非常重要,修女和女信友都应该加入省思和讨论的过程,因为女性和男性看待生命的方式不同,必须彼此互补。在商讨的过程中,女性的参与很重要」。
同时,我们也面对一种基於世界和生存消费俗化现象的挑战,国家只为寻求本国利益而向它国关闭的挑战,对宗教冷漠的挑战,以及将弱势群体边缘化和丢弃文化的挑战。
圣座文化委员会主席、拉青格基金会科学委员会成员拉瓦西枢机,也出席了这场记者会。(梵蒂冈新闻网)拉青格奖今年将迎来第10届,另一个要颁发的奖项是「开放的理性」奖。
坦桑尼亚的阿鲁沙地区是马赛族和梅鲁族聚居的地方,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在该地区履行她们的使命,将年轻女孩从有害的文化习俗中拯救出来,给予她们教育、尊严,以及选择未来的能力。
宏大的自然、深刻的道德,这些需要持久思索才能唤起敬畏的对象,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消费文化中被边缘化了。
在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之下,传教士对传教区的文化能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而利玛窦就接受了这种文化的洗礼,1582年进入中国就开始了和中国儒家思想的交谈,推行适应本地文化的传教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