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澳门如同一个中转站,长期以来传教士和外国商人都视澳门为进入中国内地的通道,澳门神职人员的流动量极大。这样看来,澳门教区的圣召缺乏现象依然严重。与此同时,澳门教会司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这些人包括教会机构、罗马神学院的人员以及神职人员,还有一些对华比较友好的商界人士。有的人在中国的时候就已经收到消息了,然后特意从美国、英国飞来,甚至带孩子进来听。
保禄书信对地方教会教职或信友个人的书信:如:《弟铎书》、《费肋孟书》、《希伯来书》等,这些书信的主要内容是:1、论述神职人员的规范和被选者应有的品德。2、论行善的必要性和驳斥异端邪说。
通过圣体圣事、主耶稣基督不仅降生在神职人员身上,更降生在“面饼”和“葡萄酒”里面,使所有受造物都得到救恩,而且也分担“圣事性的福传责任”。
当前世界不同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战争,每天都有无辜者受苦牺牲,甚至有的“神职人员”在“降福枪炮”,支持战争。每一个战争都是内心的冲突的外现,是缺少天主,没有和平的不安。
(四)从组织与活动方式看,宗教有固定的组织机构、活动方式和固定活动场所、活动时间,并有固定的受过专业训练的神职人员。
在合作的领域里,我们优先促进与中国教会在神职人员陶成方面的合作。但是,由于我们只是个很小的机构,合作只能限于华北几个教区。许多神父和修士已出国深造,这很重要,而且必须继续下去。
1997年12月23日三原教区主教宗怀德在罗马获得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接见说起宗怀德主教,无论是神父、修士、修女还是教友人人敬佩,老主教的人品没的说,一个神职人员所应有的品质他都有了。
教会的神职人员要用四年时间学完的信理神学课程,也是以使徒信经为教学内容的,《天主教教理》也是以使徒信经为纲,所以我们的信仰内容就是《天主教教理》。
三、来自教会的挑战 1、充分发挥平信徒的作用 在国外我们不难见到,那些过去由神职人员主办的事业,今日逐渐由教友们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