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肋撒修女领洗姓名叫阿格蕾丝,1910年生于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斯科普里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成为修女。她用毕生的精力从事帮助穷人和病人的慈善事业,并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
邀请全体信众积极以“善良的撒玛黎雅人为榜样”(路10,25-37),“抛开可能存在的一切不同、只看到一个有需要的人”。公教信仰“奠定在爱的双重诫命上”,这是“我们的圣召。
献身给贫苦大众是天意德肋撒姆姆,1910年8月27日出生在今天的马其顿共和国的首府斯科普里。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12日至13日牧灵访问葡萄牙法蒂玛,庆祝圣母在伊利亚山谷显现百周年。他在法蒂玛首日的两项重要活动分别是在圣母显现小堂的祈祷和公念玫瑰经。
(梵蒂冈电台讯)法蒂玛圣母的讯息是基督信仰的核心讯息,即耶稣复活了,祂是历史的主人。
生前,德勒撒修女率先踏上前苏联的土地帮助亚美尼亚地震灾民、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的受害者。俄罗斯天主教徒与普世教会和全世界一道,举行隆重活动纪念加尔各达的真福德勒撒修女百岁冥诞。
天主教会正式宣布德肋撒修女为圣人,意思是说她是我们天主教友的模范,值得大家向她学习。我在22年前曾经在加尔各答见到过德肋撒修女,也写了一篇文章叙述我当时的感想。也许我们可以看看她到底是如何的特别。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将於5月12日至13日前往葡萄牙法蒂玛朝圣,庆祝圣母在伊利亚山谷显现百周年,并将於13日周六为目睹圣母显现的两名牧童方济各(FranciscoMarto)和雅钦大(JacintaMarto
这是教宗方济各7月10日在主日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反思当天福音(路十25-37)中“慈善的撒玛黎雅人”形象时所强调的。
在温州龙港堂区,有一位有着龙港的德肋撒美誉的姐妹——王路济亚,一直以来以印度德肋撒修女为榜样,无私奉献,默默塑造着天主好儿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