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天主对我说,“你想采访我?”“是的,如果您有时间的话。”我说。天主微笑着,笑容通过他的胡须绽开,说:“我的时间是永恒的,足足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心里有什么问题想问我?”
当天主日福音记述耶稣教给门徒们应当怎样祈祷(路十一1-13)。教宗解释说,门徒们已经知道如何祈祷,他们按照犹太人传统的方式祈祷,但是他们渴望也拥有像耶稣的祈祷那样的“品质”。
它告诉我们:主动性完全源自天主,天主赐予我们其恩宠的急切心情远远超出我们接受的心情;此主动的力量是天主对我们的爱,这种深情大爱促使天主不仅仅给我们派遣了一位伟大的先知,甚至是自己的独子。
信仰的中心及高峰乃是天主是爱,凡信天主的人必然也会相信天主是爱的信理,同时也会盼望能够分享天主的爱,学习天主的爱,彻悟天主的爱,仿效天主的爱,复制天主的爱,传递天主的爱,让身边的兄弟姊妹因着我们在思言行为上所映显出的圣爱
好多平时忙于工作没时间进堂的亡者子女,在炼灵月,尤其是主日天都设法进堂参与弥撒,追念亲人。他们在追思台前看到众人为炼灵恳切祈祷,感受到主内一家亲的温暖,从而进一步走近天主。
我要为软弱感谢天主——因为是学会体恤别人的基础。我要为失败感谢天主——因为是迈向将来成功的踏脚石。
它告诉我们:苦难不只是天主惩罚罪恶的工具,不仅是人背离天主的必然结果,好多时候也是天主用来对“好人”进行精雕细琢的一种工具,它告诉我们:苦难,不仅显示的是天主的义怒,也流露出天主对可造之才的喜爱。
这也正是非常渺小的我们在无限大能、无处不在的天主之内的真实状况,我们无论如何“折腾”,跃跃欲逃、频频欲离,但却始终走不出天主的手掌。
圣经记载,天主显现给年迈的亚巴郎时,告诉亚巴郎他要得一子,当时亚巴郎的妻子撒辣在屋外偷听到了这段对话,她笑了,她不相信自己已90岁了还可能会有孩子,她不相信天主的话。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嘲笑过天主呢?
这句话就是天主竞这样爱了世界,甚至赐下了自己的独生子,使凡信他的人不至丧亡,反而获得永生。圣伯多禄工程处一些职员、意大利内政部长坎切列里女士及其家人参加了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