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记载,耶稣驱逐魔鬼後,给我们「阐明一个真理」:邪魔「从人身上出去後」,走遍「乾旱之地」,寻找一个安息之所,却没有找着,就决定回到原来那个人身上,「另外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魔鬼来」;於是,那个人最後的处境比先前更坏了
在善牧的比喻中,他接近迷失的羊,甚至放下其它的羊而去寻找这只羊。善牧不能远离他的子民。相反地,圣职人员、法学士、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却脱离子民,不断训斥他们。
教宗在弥撒中指出,一个怀着寻找更美好生活的希望而踏上的旅程的人,总免不了心存恐惧与不安,对於那些因为无法维持生计而离开家园的人而言更是如此,他们是圣家的圣像画。
他指责、斥责犯罪却极少指责、斥责人;他厌弃特权,甘于平凡,融于平民,从不高高在上;他参与其他宗教礼仪或其他宗教人士参与他主持的天主教礼仪时,自然流露出对其他宗教的真诚友好,讲话中充满对天主的崇敬及众人都在寻找
相反地,真正的牧羊人警醒守夜,他与羊群打成一片,不仅保护整个羊群,更保护每一只羊,坚固每一只羊,如果其中一只出走或遗失,牧人会去寻找它,并把它带回羊栈。他如此地投入,甚至不允许丢失一只羊。
那么我们就继续寻找,相信,找的,必要找到;敲的,天主必会给我们开。
圣座国务卿贝尔托内枢机于是引用教宗本笃十六世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谕里的话:邀请大家不要忘记所有被迫寻找新祖国的人所受的痛苦,他们因迁徙他乡而面对的艰难处境和他们的期望。
教宗再次表示:教会愿意和每个人在寻找真理中对话。但为了使对话产生效益,各方必须使用同一个频率。他于是重新提出设立教外人士前厅的建议,让远离教会或不认识教会的人士有个接近教会的场所,以便彼此交谈认识。
答:教会的任务在于阐明,只能在耶稣那里找到救恩,祂将具体和确切的答案给予寻找真理的人。意识形态不拯救人,它是思想观念,是存在于不同政治体系中的思想形态。
赐予我们圣洁的勇气去寻找新途径,将不朽神妙的礼物给予每一个人’。”(参阅《福音的喜乐》劝谕288号)教宗接着谈到成为基督徒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