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光穿透了所有的受造物——正如莫顿所说,我们每个人散发着光;正如安娜贝尔所说,一切事物喷发着光,以及玛利亚·德肋撒修女所说,甚至无生命之物渗透着光—&
教会在世界传教:在耶稣基督内的信德赐予了我们一切事物的正确尺度,使我们用天主的眼睛和心灵去审视世界;望德给我们开启了我们真正参与的永生的永恒前景;我们在圣事、在手足之爱中预先感受的爱德激励着我们直到极地去
因此,除了上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了朋友应酬上,或者忙于教堂事物,基本不顾及妻子,很少时间陪她。晚上妻子经常接到我的电话:“今晚我不回家了。”通过学习,我懂得了妻子应占据我生命中的优先位置。
天主每天在通过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在邀请我们、提醒我们、呼唤我们,“高天陈述天主的光荣,穹苍宣扬祂手的化工”(咏18)。其次,学习西默盎和亚纳在长久的祈祷中认出了小耶稣。
在这里,主耶稣用了“急切”而有点“夸张”的比喻,警醒我们要及时和伤害自己灵魂的人、地事物等“一刀两断”:砍手、断脚、剜眼!
首先,学习认出身边的人和事物都是主耶稣的祝福。通过天文望远镜看穹苍,通过医学显微镜看人生,我们就会发现天主所创造的整个世界不仅浩瀚美妙,而且相互关联、相互扶助、相互协调。
未见之事的确据,也就是说信心是未见之事可以成为事实的证明,人的肉眼让我们相信所见到的事物;但信心的眼睛,让我们相信所见不到的事物。信心给我们一个立足点,可以去盼望,去感觉见不到的真实。
这种状态会让人心境澄明,容易看清事物的本质,感受神的临在,与他沟通。德肋撒修女出身的家庭,以及她的童年就笼罩在这种沉默的氛围里。
他们处在中国社会的边缘,却沉浸在自我封闭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里,形式主义地比赛属灵,抽象地追求个人得救,满足于教会能够维持简单聚会的现状,对教会之外的事物,不屑一顾,不知情、不关心。
人若放弃天主,醉心追逐这些「虚而又虚」的事物,真如狂人扑风捉影,白费心机,最后还不是落得虚梦一场!我本来就是赤身空拳而生在此世,现在躺在棺材中也要两手空空而去!我所能带去的,是我一生的功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