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海外华文教会刊物一览(吴敏仪女士代读)
2006-10-14

主编首任耶稣会沈戴祺神父(1955-1957)后,计有李之义神父(1957-1965)、方济会谢华生神父(1965-1969)、玛利亚方济传教修女会严璆修女(1969)、董立神父(1970-2000)、

河北:2012梵二文献研习会在石举行(二)
2012-06-12

作为“梵二大召开50周年”的一份献礼,日前,“信德”将耶稣会士陈文裕神父所著、台湾上智出版社出版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简史》于研习会之前在内地付梓。

张燕琴老师分享如何有效地福传
2018-10-10

我愿意把心奉献给主,背着十字架跟随祂,虽然道路崎岖坎坷,但我相信,主耶稣会时刻陪伴。同时我也经验到,在信仰和福传的路上,必须和主有生命的关系,紧密的联系,才能收获更多的福传果实。

缅怀追念 扎根本土 谋求发展
2019-02-14

关于本地化的神学基础,耶稣会前任总会长雅鲁培神父从圣子降生成人的奥迹受到启发,认为:降生奥迹本身就是本地化的最大理由和最佳楷模。

在教会内保护儿童:此刻并非“元年”
2019-02-19

同一年,柏林爆发了耶稣会嘉尼削公学案件;早于2002年就公布相关《准则》的德国主教团,在这案件的催促下修订了《准则》,增加与当局的合作。

海外华文教会刊物一览
2006-10-14

主编首任耶稣会沈戴祺神父(1955-1957)后,计有李之义神父(1957-1965)、方济会谢华生神父(1965-1969)、玛利亚方济传教修女会严璆修女(1969)、董立神父(1970-2000)、

光启社—传扬基督福音的小工具
2006-10-15

(一)“光启社”的命名和使命  天主教上海教区光启社是1984年成立的,它沿用了解放前上海耶稣会主办的一个汉学研究所的名字——光启社,但没有实质上的连续性。我们取用该名有两个主要原因。

罗马:教宗方济各敦促世界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 (全文 更新版)
2016-08-19

有一天,我有幸看见了另一位伟大的耶稣会士郎世宁的油画——他也患有耶稣会士的病毒(大笑)。

谷寒松神父,麻风病人的天使
2012-12-20

一、投入服务麻风病患的工作年近八旬的耶稣会士——谷寒松神父每个礼拜都会来到乐生。因为这是他见家人的珍贵时光。

特稿:蕴含在教宗近期回信及访谈中的福传和牧灵思想
2013-10-10

教宗方济各在访谈中概述对自己的定位和认知,说明他对耶稣会的看法,分析今日教会的角色,指出牧灵行动的当务之急,也回答关于福音宣讲和教会行政管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