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礼仪不应凸显个人,切莫忽略天主子民的喜乐与痛苦
2025-03-03

在礼仪中与主相遇从事礼仪服务首先要热切祈祷。教宗如此表示,并指出其意义在于守护“与上主的相遇”。在这方面,阿维拉的圣女德肋撒这位“伟大的灵修生活导师”堪为典范。

浙江:温州总堂区隆重庆祝第五届祖父母与长者日
2025-07-29

他们怀着希望与爱心传递给我们的美好遗产,永远是我们感恩与持守的理由”;“让我们在与天主的每日相遇中——在祈祷和圣祭中——不断更新。

教宗方济各:愿巴黎奥运会促进尊重与和谐
2024-07-22

民族间的相遇,即使是敌意最深的民族如果奥运会是真正的“赛事”,就能真正成为“不同民族,即使是敌意最深的民族间相遇的卓越场所”。

蒙古:传教士讲述蒙古教会的25年,福音宣告的“新鲜感”
2017-12-24

与此平行的是融合的问题,即试图将福传行动与对其文化和历史认同的适当认识结合起来,并试图确保人们也可以以接近他们的形式表达自己的信仰,按照自己的模式和符号来表达信仰。教会的事工有哪些?还将继续哪些事工?

爱近人是人类的天性
2006-03-02

教会应该致力于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哪怕那些可能只是“偶然”相遇的人。紧随时势德国已故红衣主教尤瑟夫?

炼灵月——墓地随想
2008-12-07

墓地给人提供了一块可以让生者触摸到死者的地方,让人看清了自己的来处和终向,同时,也让人们和自己曾经深爱的人再次相遇,互诉衷肠,重温过往生活,消弥思念之苦。以此,尊重逝者,告慰生者。

教宗方济各第58届世界社会传播日文告
2024-05-07

我们要如何继续保存人性的完整,并导引这文化上的转变日臻完善?从“心”开始首先,我们必须抛开那些预测灾难文章的言论,以及受到它们令人瘫痪的影响。

专稿: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
2014-10-03

假如我是教宗方济各,为了在中国的天主教,我会效法利玛窦神父的精神,学懂得国人的酱缸文化。这酱缸文化,在柏杨的笔下,被描写的淋漓尽致。

教宗:以新科技、新关系为下届世界社会传播日主题
2008-10-06

促进尊重、对话及友谊的文化。教宗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目前在世界上发生的事,就是新科技对建立和增进人类彼此的社会关系非常有用。

杨慧林教授在第四届 “基督教在当代中国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研讨会的致辞
2014-11-19

这次来到石家庄开会让我特别想到河北信德文化研究所举办的一系列学术活动。大概七八年前,陈秀芳主席担任河北省委统战部部长的时候,也是在河北开了几次由张士江神父操办的学术会议,给我的印象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