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父派遣我们来到有人群生活、有信友聚在一起寻找救恩之光的地方。上主为我们树立了传教的楷模,对那些跟随祂的人群动了怜悯的心,因为他们好像没有牧人的羊群(谷六34)。
认识自己和认识耶稣,这样的关系是救恩的关系。保禄说,基督能照祂在我们身上所发挥的德能,成就一切,远超我们所求所想的(弗三20)。祂有能力做到这点,但是我们必须要向祂恳求。
派遣礼由蔡惠民副主教主持,他讲道时指出,香港教会派遣传教士到海外传教,反映了本地教会团体的成熟程度,在显示出这个团体愿意以开放的心,在不同的地方、文化与方式,去分施天主的救恩。
由此而加强我们心内对救恩的渴望,并以特别(广传福音)喜悦的心期待着救主基督的来临。
因此“痛苦圣母”比“圣母七苦”更能真实地反映圣母与主相谐的生活状况,她完全实践了“承行主旨”的诺言,与耶稣一样为人类奉献出了生命,带来了救恩。
我们不能排除天主的仁慈与恩宠反对人自绝与天主共融…答:当然,我们无法确切地说是否真有人拒绝天主的仁慈,即使是教会也不能这样说,教会可以列人为真福或圣人,但绝对无法宣布某人被打入地狱,因为教会的使命是宣讲福音的救恩
耶稣实在是宇宙的主宰,我们生命的主,他的诞生带给我们平安、喜乐、救恩……。感谢天主,感谢耶稣的拣选,我们首先蒙召!我们在此圣诞佳节期间,该如何去做呢?耶稣曾说:在先的将成为在后的,在后的将成为在先的!
两千年前的东方贤士象征着找寻救恩真理的天下各民族,他们看到天上出现异星,于是怀着寻找真理的勇气和毅力,跋山涉水,探求真理的根源。
教宗本笃十六世于10月24日在念三钟经活动中重申:「所有领过洗的人都被召叫宣扬福音的救恩。」他也提及今年世界传教节的座右铭就是:「建设教会共融是传教的关键。」
教宗最后表示,让圣神牵著我们的手将我们带到城市的中心,聆听人民的呐喊和呻吟:“为能聆听罗马城的呐喊,我们也需要天主牵著我们的手,让我们走到弟兄们中间,去聆听他们对救恩的需求,这直达天主的呼声,我们却习惯于听而不闻了